第五十七章 做糍粑 (第2/2页)
就好了。”许家康笑着回答。 起初一个人照顾几个孩子是不太习惯,特别是还小的三娃小丫,行不能走,口不能言,格外难搞。但他很快就适应了,现在已然乐在其中了。 “要是招娣还在就好了……”李母说。 李父打断了他的话,“说那些做啥,孩子不是被康娃子照看得好好的嘛!”轻轻捏了一下小丫的脸颊,“我看城里的孩子也就这样了。” “我这不是顺口一嘴嘛……”李母有些委屈的说。 “行了,赶紧去做饭吧。孩子们走了这么远的路,估计都饿了。”李父嫌弃的说。 “对对对,可别把宝贝们给饿着了。”李母不舍的三娃交给许家康,就去做饭了。 许家康本想去帮忙,结果被李父给留下了。 “康娃子,你娘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别在意。” “爹,我知道的。”许家康笑着说。 “只可惜招娣没这个福气啊!”李父看了一下怀里的小丫叹了一句。 不过很快就转移话题,“阳子,去运输部上班的事靠谱吗?” 这些日子李父也找人打听过,现在想要有一份县里的工作是多难的事,他心里实在没底。 “放心吧,爹。冬阳如果都考不上,那运输部估计都招不到人了。”许家康宽慰道。 这倒不是他吹牛,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动手cao作,李冬阳都学的挺好的。凭实力肯定没问题的,就算有黑幕,还有他帮衬呢。 李父这才稍稍安心,“那就让你多费心了。” “爹,一家人不用客气。” 没多久,李冬阳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虽然一个麻雀都没打到,但三个孩子都玩得挺开心的。
李父李母对几个孩子都极为喜爱,午饭基本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了,包括面前他让李冬阳带回去的腊rou香肠都被摆上了桌。 吃过午饭后,李母收拾好碗筷后,依然在厨房忙活。许家康一问才知道,李母正在蒸糯米,准备做糍粑。 许家康劝说不用做了,但李父李母完全没理会他。 李家村今年种了不少糯米,各家也都分了一点,后来李父也跟其他人换回些糯米,就是准备拿来给孩子做糍粑的,怎么会在许家康的劝说下放弃。 李母在蒸笼上垫上纱布,铺上稍微煮过的糯米,然后再蒸熟。 待糯米蒸熟后,李母趁热把糯米倒入清洗干净的石臼里。李父找来两根臼杵,交给许家康和李冬阳,臼杵是木质的,手腕粗细,长一米左右。 许家康上一世也见过其他人做过,所以也不陌生。两人一人握着一根臼杵,很有规律的一人一下舂,几个孩子在旁边兴奋的为他们加油,连三娃小丫也都拍着小手,学着大娃他们叫着。 直到把糯米都舂成碎碎粘粘的,这样糍粑就做成了。许家康把臼杵递向几个孩子,臼杵粘上些许糍粑,大丫和二娃就抢着啃那臼杵上的糍粑。 李母把糍粑捏成鸽子蛋大小的团状,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白糖让他们沾着吃。 许家康也是好多年没吃了,不由得多吃了几块,不得不说味道挺好的。 由于才吃了午饭没多久,糍粑也不易消化,所以他也没让孩子们多吃。至于三娃和小丫吃的就更少了。 几个孩子都还没吃过瘾呢,就被许家康阻止了,有些闷闷不乐了。 最后还是李母让许家康把剩下的糍粑带回去,这才让孩子心情“从阴转晴”。 李父李母还想让他们住一晚再回去的,不过被许家康拒绝了,实在是李家房间也不多,睡不下他们父子几人。 吃过糍粑后,众人都围在火坑旁上聊天。大娃和大丫还背了几首许家康教给他们的古诗给李父李母听。这让李父高兴不已,激动的拍手说好。 李父这时也把早就准备给几个孩子的红包拿了出来交给孩子,还一个劲的嘱咐他们好好读书,在家听许家康的话。 “冬阳,元宵过后,你抽个时间来我家一趟,那时估计考试时间也下来了。”许家说。 “知道了,姐夫。” “这些天也别闲着,把之前学的东西复习一下,别给忘了。” “忘不了,我一直都复习着呢。”李冬阳自信的说。 许家康点点头,表示满意。 大概下午四点左右,许家辉一家三口就来到李家。稍作停留,聊了了一会儿,他们就准备离开了。 李母把剩下的糍粑都给他装上了,还想让他把带来的腊rou香肠等东西带回去,不过被许家康拒绝了。 离开时,众人都十分不舍。李母甚至偷偷抹了抹眼泪,吩咐许家康空了就带孩子来玩,并表示她也会抽时间去看孩子们的。 李冬阳把他们送到村口,才回去的。许家康并把放在李家的十元钱的位置告诉了他,让他转交给李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