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杜少陵 (第2/2页)
了进来。 这老者虽然容貌苍老,但目光矍铄,一身儒雅之气。 他名为杜少陵,字拾遗。 乃是大炎王朝著名学者,曾担任过礼部侍郎,后被贬官到小县城。 更是因为对朝堂政局感到失望,而选择辞官回乡。 后被靖安王聘用担任了清风书院的山长,主管书院一切事务。 这清风书院乃是青州府境内最大的书院。 是由靖安王府出钱建造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赵家乃是传承悠久的武道世家,将门家族,早在前朝时期就存在了。 其家族尚武者甚多,饱读诗书之人却很少。 而青州府原本也是民风彪悍,重武轻文之地,少有文人墨客。 但现任的靖安王,自幼便喜欢研习文学,饱读诗书。 却苦于身边都是武人,知音难寻,也无交流之人。 所以他在继承王爵之位后,便极力推行文学之风,更是创立了清风书院。 也正是他,让青州城的文化之风开始盛行,文人墨客如雨后春笋。 许多人也开始重视读书学习。
就连习武之人也有不少喜欢吟诗作对,诗词歌赋的。 而赵瑾思便是继承了他父亲对文学的热爱。 “郡主,今日前去竹山局参加雅集,可有什么心得想要与老夫交流一二?”杜少陵走进书房后,笑着问道。 “老师,今天在雅集并无心得,但却幸运看到了几首旷世之作,让学生大为触动,倍感震撼。”赵瑾思作揖道。 听到赵瑾思的话,杜少陵有些好奇,眼中浮现感兴趣之色。 能够被赵瑾思称为旷世之作的,应该也差不了。 “老师,您这边请!” 赵瑾思将杜少陵请到了一旁,那挂满字画的墙壁前。 “这几首诗词便是学生今日有幸看到的惊世之作!”赵瑾思指着墙上的几幅字说道。 杜少陵凝神看去,目光率先落在了那首没有标题的七言绝句上。 但见那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时,一双苍老的眼眸顿时迸射出了惊讶的光芒。 不过他没有急着去评价,而是迫不及待的立刻又看向了另一首。 脸上的惊讶也变成了惊叹。 那目光更是越来越亮,甚至有些炙热。 最后整個人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那诗句之中。 脸上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时而微笑,时而激动,时而感慨,时而惊叹。 整个人的情绪,似乎完全被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所带动。 跟随着那诗词的内容,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举杯高歌,一起狂妄大笑。 看到这些诗作,他内心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仿佛那就是自己的心声。 其中很多思想和情绪,都与自己曾经写过的诗词不谋而合。 但与其比起来,自己的诗作总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且过于沉重和悲观。 不如他这般大气磅礴,狂放不羁,也不如他那飘逸潇洒,乐观自信。 那种即使处境艰难,前途未卜。 也依旧勇敢笑对的气魄和境界,是他活到现在都不曾具有的。 却也是他渴望而向往的。 尤其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简直让他大为振奋,拍案称绝。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