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过年、拜年、学针灸 (第2/3页)
笑着回应:“嫂子,为院子里办点事,没啥辛苦不辛苦的,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我哥不也要出力炒菜吗?” 顾小琴看了一眼在处理食材的傻柱:“他呀,也就这点本事了” “嫂子,可不能这么说,我哥有这一手厨艺,到哪天也饿不着” “唉!东子,这院子里呀,也就把他当根葱,整天哥啊哥的挂在嘴上,其他人还不是一开口就是傻柱!傻柱!” “嫂子,那是我哥人好,不爱跟他们计较” 傻柱在一边听到这话,笑的嘴咧到了耳根:“还是东子懂我,爷们,晚上咱俩好好喝一杯” “得嘞!哥,你忙着,我回屋了” 老规矩,贾卫东只负责采购,其他的一概不管,就等着吃。 晚上,全院子里的人欢聚在中院。 傻柱把聋老太太都背了出来,还细心的在聋老太太旁边放了个炉子。 院子里在轧钢厂上班的居多。 以前,贾卫东在纺织农场做场长,院子里的人还没太多的想法,毕竟没有利益牵扯。 现在贾卫东又成了轧钢厂农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好几百人,这下上赶着拍马屁的人就多了。 最先开始的就是许大茂:“贾场长,我敬你一杯.” 最后,二大爷都坐不住了:“贾场长咱俩喝一杯.” “.” 花花轿子人人抬,既然人家给面子,那就喝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先趴下的就是许大茂,然后是二大爷 直到快要结束的时候,贾卫东依然一副来者不拒的样子。 傻柱因为要炒菜,上桌晚,此刻还没醉,端着酒杯:“爷们,咱们继续喝” “哥!喝了这杯不喝了啊,你还要背老太太回去呢,我可不想既要背你回屋,还要替你背老太太” 顾小琴还在一边看着呢,自己的大舅哥,哪能真的灌醉。 顾小琴也说道:“柱子,听卫东的,你两下次再喝” 傻柱又不是真傻,哪能不知道贾卫东这是在照顾他:“得嘞!那就下次再喝” 没喝酒的帮忙收拾,醉倒的各家扶着回去。 傻柱背着聋老太太送回后院。 “棒梗,走,叔带你放鞭炮去” 贾卫东没事人一样回家,带着棒梗到院子大门外放鞭炮。 棒梗开心的问道:“哎!小叔,咱放多少?” 贾卫东“你能拿多少就放多少” 小当也拿着一串鞭炮跟在在后面跑:“小叔,哥!等等我,我也要去” “啪啪啪啪.” 一阵阵鞭炮声响起,空气中也四处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一家人也没有要守岁的意思,当家的给一家人发了守岁红包后,各自回房间休息。 大年夜一起睡,几年下来成了习惯。 少了娄晓娥,却多了两个孩子,好在榻榻米就像一个大炕,四个大人,两个孩子睡在上面,倒是一点也不挤。 翌日,正月初一。 贾卫东算是正式跨进了19岁的青年行列。 跑步回来后,贾卫东带着棒梗到院门外放了鞭炮。 回来后带着一家子小辈给贾张氏拜年。 贾张氏乐呵呵的一个一个的给着红包。 今年开始,贾卫东没给贾张氏磕头,虽然他还没有结婚,但他毕竟已经是做了爸爸的人。 秦淮茹现在不缺钱,棒梗和小当的红包她也没有收起来,都让他们自己存着。 但是,贾卫东也告诫他们俩,不准乱花,更不准在外面和小伙伴瞎显摆,要是发现他们乱花或者瞎显摆,以后红包一上交。 两个孩子倒也听话,把自己的钱藏得严实实的,反正家里不缺吃的,想要什么贾卫东也给买。 棒梗和小当现在不说多,存了几十块钱零花钱是有的。 吃好早饭就是院子里的团拜大会,聋老太太依然是由傻柱背着出场,接受院子里众小辈的拜年。 贾卫东自从来到四合院,就很少去后院,所以和聋老太太的交集也很少。 今年不同了。 轮到贾卫东给她拜年的时候,聋老太太还拉着贾卫东的手,直夸:“东子,好孩子!” 想必她也听说了那晚全院大会上的情况,傻柱能给她养老,也算是贾卫东一手促成的。 一大帮人继续在院子里嗑瓜子聊天,贾卫东没有凑热闹,独自离开了院子。 他要去给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