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天不生天喜,万古如长夜(两章合一) (第2/2页)
给别人添麻烦。 老板误以为韩喜对这个钢琴不满意,连忙表示店里还有更好的,请韩喜过去试。 赵德彬道:“那就试试吧。” 于是,韩喜又坐到另一个钢琴前面。 这回他只按了几个琴键,就对老板道:“这个好。” 可是,听在赵德彬和张思明的耳朵里,感觉这个钢琴好像跟前面的没什么区别呀? 又按了几个键,韩喜:“又不够好。还有更好的吗?” 老板连忙点头:“有,有,我们店还有个镇店之宝。” 接着,韩喜又在镇店之宝上试了试,评价道:“这个比上一个好。” 完,韩喜再次弹起了国歌。 这一次,即便是以赵德彬和张思明的音乐造诣,也能听出韩喜这一遍弹得比上一遍还要好。 虽然第一遍也很流畅,但没有第二遍这种浑然成的感觉。 试完了钢琴行的镇店之宝,一行人便离开了,又进了一家提琴校 这也是韩喜第一次摸提琴,他连拿提琴的姿势都不会,还是店主现场教给他的。 店主拿着提琴示范了一会,大概跟韩喜了提琴怎么拉,另一根指头要怎么按,给韩喜演示了一遍叨瑞咪发嗦啦西。 韩喜点头表示明白了。 他刚上手的时候,拉出的声音如同拉锯一般,只让人恨不得捂紧耳朵。 一两分钟后,他的提琴就发出了流畅的叨瑞咪发嗦啦西。 当时店主录音机正放着帕格尼尼的《钟》,韩喜聚精会神地听了一遍,然后又让店主放了一遍。 听完两边之后,韩喜把提琴的肩托拿了下来,接着就开始捣鼓起来,左手不停换着按弦的位置,像是在试提琴都能发出什么音。
十多分钟后,韩喜表示差不多了,他一边拉弦,一边扭琴头上的旋钮,好像是在调音。 赵德彬、张思明和店主就在一旁坐着看韩喜忙活,三个人都很好奇,韩喜究竟想要做什么。 然后,韩喜就开始拉提琴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拉国歌。 从他拉出的第一个音开始,在场的三个人就听出他拉的是什么了。 他竟然在拉刚刚听过的《钟》! 前两分钟,韩喜还拉得有点慢,偶尔有漏音,但后面他好像是更加熟悉了提琴这个乐器,开始越拉越快,右手开始上下翻飞,有那种在琴弦上跳舞的意思了。 听在赵张两个外行的耳朵里,韩喜拉得明明就是刚刚《钟》那个曲调,虽然有些地方不不太一样,但已经非常流畅了,很多地方转音、滑音听上去都非常老道。 懂行的店主在他一曲拉完以后已经彻底震惊了,他怀疑人生地问道:“他真的从来没拉过提琴吗?还没有乐谱,就听了两遍就能拉《钟》了???” 得知韩喜不仅没学过提琴,就连一音乐也是从没学过,乐谱都不识,店主被打击得险些自闭。 这一下午,韩喜走遍了汾阳路,不知把多少个乐器行老板打击得怀疑人生。 跟王教授见面那,张思明带着赵德彬和韩喜,背着琵琶就去了。 结果,到了后发现,人家王教授主要教的是二胡。 行吧,二胡就二胡吧,最起码韩喜还摸过二胡。 王教授问韩喜会什么二胡曲子,韩喜什么也不会,就是跟着村里唱大戏的拉过一回。 王教授脸上浮现出了失望之色,道:“那你还是弹琵琶吧。” 赶在韩喜出“也不会琵琶曲子”之前,张思明赶紧出来:“没事没事,就二胡了,您随便放一首曲子,他可以现学。” 王教授一脸“你逗我?”的表情,但张思明是朋友介绍过来的,还是要给面子的,于是放起了《二泉吟月》。 放到一半,韩喜就可以跟着音乐一起拉了。 一曲结束,韩喜直接就拉起了《二泉映月》,拉得那叫一个“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他拉了两分钟,王教授就断言道:“不可能,他连定把滑指滑音都会,肯定学过这首曲子!” 赵德彬问:“什么是定把滑指滑音?” 王教授那是阿炳独特的演奏风格,就是虎口在原把位不变动,只用手指上下滑动按弦,这样听起来刚劲有力。 韩喜他以前真没听过这首曲子,王教授不可能,他都听出来了。 张思明赶紧打圆场,提议换一首喜庆点的曲子。 于是,王教授换了一曲《光明蟹。 韩喜只听了一遍,转手就把三分多钟的《光明蟹拉出来了。 王教授惊疑不定地问道:“他当真是没学过音乐?” 赵德彬保证道:“真没学过!他吹拉弹都会,就是唱方面差点。不管是什么乐器,他拿到手就会。昨我们带他去弹钢琴提琴,也是一上手就会,听两遍就能用提琴拉出《钟》来。” 王教授露出了难以置信且被打击到聊表情。 看着笑得忠厚老实的韩喜,王教授喟叹道:“不生韩喜,民乐万古如长夜啊!” 感谢书友的打赏,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您的Id,应该是新朋友,感谢您的支持。 这章加上一章,接近6000字,约等于三更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