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全世界解决不了,VK能(两章合一) (第2/3页)
中一个变种病毒,可以把病毒的执行程序插到开机启动项郑 发作后,会扫描电脑中可能是杀毒软件的东西,然后病毒提前把这东西的注册表启动项给删了。 这样一来,被感染的电脑在8月20日开机之后,安装在电脑里面的杀毒软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它就已经没机会知道了。 像是迈卡菲、卡斯巴基之类的杀毒软件,根本就打不开。 除此之外,还有的变种病毒可以感染全盘的.exe文件,将病毒和.exe文件捆绑起来,让杀毒软件无从下手。 这些方式,令赵德彬联想到了零几年肆虐中夏的“狗熊拜佛”病毒。 即便是像VK100这样的比较坚挺的杀毒软件,虽然能够运行起来,但入侵者这玩意根本就不在VK100的病毒库里头。 VK100的核心是识别病毒的光谱特征码技术,没有特征码,就不能识别病毒,查杀病毒更无从谈起了。 VK100的能力也只能将病毒从计算机中删除,无法修复损坏的数据。 不过,在入侵者之前,基本上也很少有损坏数据的病毒。 而赵德彬最近和赵文来一起捣鼓的VK1991搭载的杀毒引擎,在连上了网络之后,获得了一个全方位的升级。 像入侵者变种这么多的病毒,单靠几个特征码,可能认不准或者认不全入侵者的家族成员。 为了扑灭入侵者病毒,赵德彬又给杀毒引擎打了个专门的补丁。 经过测试,VK1991的杀毒引擎基本可以识别出入侵者的弟们。 对于几个闹腾特别厉害的变种,赵德彬不准备用特征码,他改换了另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类似于VK100的特征码查杀法,但不是从病毒内部提取特征码,而是采用散列算法计算出病毒的散列值。 然后,在查杀的过程中计算每个文件的散列,与病毒的散列值作比较。 当然,不同变种病毒的散列值是不一样的。 找到内存中的病毒进程之后,再删掉病毒创建的文件。 做好这些后,赵德彬就着手开发入侵者强力变种一键查杀的专杀工具。 至于赵文来那里,入侵者的变种病毒虽然多,破坏硬件的变种并不多。 在底层排查病毒,对赵文来而言易如反掌。 他最先对付的是可以让cpU中毒的变种。 cpU是个运算器件,如果cpU中毒,病毒是存在cpU的RAm里。 入侵者的变种病毒可以增加cpU的重复工作率,导致cpU的负荷过大,总是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会让cpU的温度上升,导致cpU烧毁。 到了赵文来这种层次,他真的就是字面上的“直接下到RAm里把病毒抓出来杀了”。 反正赵德彬看了,都得摇头。 在赵文来面前,赵德彬两辈子加起来,头一遭体会到帘“笨学生”的感觉。 赵德彬只知道赵文来每一步的目的是要干什么,但他到底干了什么、那一堆0和1是什么意思,赵德彬就不知道了。 这事,俗称——“由他去罢”。 针对入侵者破坏bIoS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白,bIoS是什么东西。 bIoS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信息,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软硬件设置和控制。 简单来,就是: 电脑一开机,bIoS首先被执行加载。 只有bIoS正常运行,系统才可以正确识别硬件,调用相对应的驱动程序,接着硬盘再引号cao作系统,电脑才能正常开启。 而赵德彬发现,并不是所有电脑的bIoS都会被破坏。 只有采用了EpRom即来存储bIoS信息的主板才会中眨 这是因为,固化在Rom中的数据是不可改写的,而EpRom在施加特殊的逻辑和电压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写的,这就给入侵者留下了可趁之机。 只要病毒篡改了bIoS的信息,计算机的启动项就被打乱了,也许电脑开机后最先启动的是病毒,也许电脑干脆开不了机。 而在1990年能用上EpRom的主板,都属于高级的主板。 历史上,要等到1992年,因特尔发布奔腾系列,EpRom才逐渐成为主流。 对于那些能破坏的bIoS,入侵者病毒发作时,会先破坏bIoS中的信息,将bIoS中的数据读出,经过与16进制的“44”进邪或”运算,然后再把数据写回bIoS。 在逻辑运算中,“或”运算的结果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