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5.与维软的第一笔生意 (第1/2页)
第252章245.与维软的第一笔生意 赵德彬的本体是个五十多岁的技术人员,到了他这个年纪,思想稍微古板点也是人之常情。 就算是在赵德彬年轻的时候,他也没玩过多少游戏。 赵德彬只玩过《红警》,所以,《红警》就是他印象中时间最早的电脑游戏。 后面的游戏,赵德彬也只是听过《传奇》和《魔兽》,这还是因为这两款游戏当初太火了,全国人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缘故。 剩下的游戏,赵德彬都不了解,也没兴趣。 在他看来,游戏都是孩玩的东西,有那功夫,他还不如看点书,画画电路板,写点程序。 像赵德彬这种层次的技术人员,是有傲气在的。 人家好歹从业好几十年,是工控领域的专家,软件方面也是架构师的层次,去开发什么游戏呀,多掉身份! 我赵德彬可是要开发电脑cao作系统的人呐! 然而,有道是“烈女怕缠郎”,赵德彬虽然不是烈女,但最起码也是个“烈汉”。 像是赵德彬这种性子有点急的人,他最受不了别人一番话翻来覆去地,在他耳边反反复复地念叨同一件事。 如果是一些涉及到底线的问题,那没什么好的,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破大去也不会同意,逼急了大不了发一通火,直接甩出一句“再我就翻脸”。 至于一些同不同意要看心情的事情,如果赵德彬“不”以后,别人把这个回答听进去了,那么这个事肯定就不会有下文了。 张思明能跟赵德彬关系这么好,不仅是因为他又精明又讲义气,还在于他的情商特别高,脾气特别好,能摸清楚赵德彬的性格。 正是因为张思明了解赵德彬的脾气,张思明才发动了马华成和赵德彪,三个人加在一起,花式软磨硬泡,努力服赵德彬。 赵德彬一连拒绝了三十几次,想发火又没有道理,只能憋着。 毕竟兄弟们也是好心,是为了开拓VK1991的海外市场,只是想顺便玩玩新游戏而已。 最后,赵德彬还是没顶住几饶攻势,还是捏着鼻子同意了开发游戏。 既然是作为赠品的游戏,又只有赵德彬一个人开发,那游戏的体量肯定就不能大了,必须是那种机制和画面都比较简单的游戏。 话又回来,在1990年这个时间,也没有体量大、机制复杂、画面精致的游戏。 那种游戏在doS系统上也跑不开。 赵德彬本以为,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是没有多少游戏的。 毕竟,就算以赵德彬的年龄、中夏电子和计算机界活化石这种资历,上一世,他在1990年也没摸过电脑,也没用过doS系统,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电脑太贵了。 一台386要十几万、大几万,就算一台没那么先进的电脑,也接近上万一台。 而中夏人均工资普遍一两百一个月,电脑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赵德彬还是等到1995年从技校调到平海电子科研所以后,才用上羚脑。 至于赵德彬拥有的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还是在1998年,靠他干的第一笔私活挣来的八千八百块钱买的。 这一世,赵德彬还是因为VK的关系,才知道原来1990年已经有不少游戏了。 前面也提到过,在没有网络的时候,很多病毒都是通过游戏软盘和光盘来传播的。 至于赵德彬心里最早的电脑游戏《红警1》,那还得等到1996年10月才能发布。 赵德彬虽然不喜欢玩游戏,但他的好兄弟们喜欢。 张思明、马华成和赵德彪都是朋友,游戏对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来有无穷的吸引力。 赵德彬看到过他们玩,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这些电脑游戏都太原始了。 他真心不明白,就那种画面粗糙到爆炸的打飞机、赛车、扑克牌,有什么好玩的。 然而,像赵德彬这么想的人实在不多。 对于没玩过游戏的人,这一切都是无比新鲜。 对于赵德彬的抨击,张思明往往会翻着白眼回怼:“不然赵总给我们开发几个好玩的,让我们见识见识?” 马华成和赵德彪一齐附和:“就是!就是!” 赵德彬:“告辞!” 不仅是张思明等人觉得这些游戏好玩,哪怕是维软也这么觉得。 在今年5月22日,维软首次发布了indos3.0。 目前来,很多人只是把电脑看作一种大型组织和公司才会用上的生产力工具,根本就不知道电脑还可以用来休闲娱乐。 维软希望普通用户也能感受到电脑和cao作系统的美妙之处,便计划着把游戏引进cao作系统。 只是,主流的游戏发行商并不把微软的indos当作一个正经的游戏平台。 想要游戏,维软只能自力更生,就比如股东员工业余时间开发游戏程序之类的。 在维软的indos3.0系统,内置了纸牌和黑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