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0.为中夏的EDAcao碎了心 (第1/2页)
第277章270.为中夏的EdAcao碎了心 想要了解赵德彬为什么在1990年就着急入股一家EdA公司,就必须先要明晰EdA相关的概念。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意思。 简单点呢,EdA技术它是一个特别大的门类,白了就是用电脑去帮电子工程师干活的一个技术。 EdA软件也是干什么的都有,花样繁多,有设计芯片的,有画电路板的,有用来验证和测试的。 在许多饶观念中,EdA技术跟芯片捆绑在了一起,这是因为2018年以后,EdA总是和芯片一起出现在新闻上,才让公众有了这个印象。 实际上,EdA软件不仅仅能和芯片发生关系。 除了芯片设计这一类,EdA软件还有以下几个族群: 一、画电路板的,也就是pcb设计。 这是赵德彬老本行,他画了一辈子的电路板了,用的就是这种软件。 赵德彬和赵文来开发的第一个EdA软件,Ultradesigner,就是一个pcb设计软件。 二、搞系统级设计的,顾名思义,设计电子系统。 主要有三种系统需要设计,分别是: 集成电路系统、 嵌入式系统、 通信系统等。 三、搞分析与仿真的,这种有点像是后勤人员,并不冲在秃头一线。 简单来,就是电路进行分析、模拟运行,通过数据来判断电路灵不灵光;如果不灵光,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EdA技术在歪果发展比较早,在中夏起步比较晚。 歪果在40年代就有计算机了,可当时没有EdA软件。 想要图纸,工程师只能用手画。 刚开始,用人力靠手画,还能画得过来。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要画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最后,经常是工程师们直接趴在图纸上画,而一张图纸比《清明上河图》要大多了。 80年代之前,只有很少的EdA软件,干得也都是原理图和网表设计这样的简单活。 到了80年代,很多财大气粗的外国研究所引进了计算机,然后,就有一些业务积极分子发现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辅助工作。 有需求就有商机,一些聪明人便成立了EdA公司,开始设计软件和工具,用以协助电子系统的设计、模拟、仿真和验证等工作。 这个时候,EdA技术主要应用于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EdA工具基本是门级仿真、逻辑综合和布局设计等基本工具。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Ic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个名词,但它的另一个马甲人尽皆知,叫作——芯片。 进入90年代,随着技术发展,渐渐出现了更加完善的EdA工具链,涵盖了从原理图到物理实现的整个设计流程。 此时,EdA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Ic设计,包括数字、模拟和混合信号Ic设计。 到了90年代末,EdA技术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些成功的EdA公司吃得满嘴流油,赚了不少钱,看得让人眼红。 于是,更多的EdA工具供应商出现了,市场开始卷起来了。 在厂商互卷的带动下,EdA技术也向更广泛的电子设计领域渗透。 而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EdA技术逐渐发展成三个细分领域: 高层次设计相关的部分, 验证\/综合\/布局相关的部分, 以及偏底层的SpIcE仿真。 EdA是比较暴利的行业,曾经吸引了大批聪明人进入这个领域。 经过三十多年的合纵连横,芯思科技、橙腾电子和明达国际三家丑国EdA公司最终杀出重围,成功飞升成为国际EdA三巨头。 前世,在1990年这个时候,赵德彬还在大专上学。 那时候,赵德彬能修好个日子的进口电视机,就能把他美出鼻涕泡来。 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