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苏联的人才还不如大白菜(下) (第2/2页)
一起陪葬。 事实却是,这些苏联人才的待遇并没有多好。 资料显示,苏联解体后,丑国推出了一个桨过渡与腾飞”的计划,开始有组织、成规模、大批量地从全苏的各个研究所、工厂以及独立工作室中挖科学家和工程师。 据不完全统计,1992-1995这三年时间内,丑国统共也就花了7000万丑元,却带走了接近3万名科研人才。 才7000万丑元啊! 平均下来一个人也就2万多丑元而已。 这还是那些牛逼点的科研人员的待遇,像是伊戈尔,他那会还是个朋友,就只拿到了绿卡和mIt的录取通知书,一个人就赤条条地那么去了,哪有什么上万丑元的津贴,梦都不敢做得那么奔放。 赵德彬真想大声喊,这7000万我来出!哪怕是一亿我也愿意!别去丑国了,这三万人我都包圆了! 历史上,仅是1992年一年,就9196位工程师从毛熊国流失,这使得丑国不得不把当年的移局限额从5.79万人临时提到12.9万人。 拿出算盘算笔账,从50年代开始算,苏联的理工人才,就算一年能培养出来一万人吧,到92年也不过就是40万人,其中能喘气的、能干活的、能在一流实验室工作的,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10万人。 这些“二手”科学家和工程师,基本上都被丑国以“买一送一”、“第二人半价”的抄底价“一网打尽”了。 论鸡贼,地球上很少有国家能比得过丑国的。
除了挖人,丑国还以建研究所、合作研究等方式获取苏联的技术和研究服务。 还是在1992年,丑国嗵用电气与毛熊国某研究所进行了合作研究,涉及到高温合金、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 毛熊国出了60位博士、39位副博士,99人使出了洪荒之力,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这个项目搞成了。 为了这个长达一年的“大项目”,丑国嗵用电器可是支付了8.97万丑元呢! 9万丑元99个人分,平均每个人能拿900丑元。 然而,丑方那几位在丑国和毛熊国之间跑跑腿、传传话的工程师,平均年薪却高达10万丑元。 一位贡献没多大的丑国工程师在这个项目中的收入,比毛熊国99位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要高。 这样的事不是个例,丑国经常搞同工不同酬。 像是丑国贝儿实验室和毛熊国某高级物理学院搞的合作研究项目,每人每年酬劳是7200丑元,这个价只相当于丑国本土中级研究人员年薪的四分之一,根本就沾不着丑国高级科研人员的衣角。 以往,赵德彬每次缺人才的时候,他就会想到这些事,然后就会被气得脑瓜子疼。 好在,这一世,丑国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赵德彬已经先下手为强,不仅要挖人,还要搞合作项目,他要走丑国的路,让丑国以后无路可走! 在联系上伊戈尔之后,赵德彬不仅资助了伊戈尔的同学,还资助了贝老爷子的项目。 投桃报李,贝老爷子答应和赵德彬合作建立研究所,给主要是为了手底下那帮嗷嗷待哺的学生谋条生路。 贝老爷子确实是一片忠心向苏联,可忠心又不能当饭吃,更变不出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进行高科技研究是要花钱的,不接受赵德彬的资助,他的研究就没法继续下去,更别他的手底下还有许多徒子徒孙眼巴巴地等着买米下锅。 但凡不是走投无路,贝老爷子也不会接受外国饶资助。 好在,赵德彬是来自中夏的资助人,不是来自丑国那些恶臭的茜方国家,贝老爷子接受资助时没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另外,贝老爷子的徒子徒孙的项目,赵德彬也没有放过,都一起资助了。 像是老彭这样式的,赵德彬早就让去赵知力拉拢了。 好在,计算机不是丑国挖饶重点行业,现在丑国特工的工作重点主要还是在菌事、武器、航空航那些,还没有往计算机领域伸出很多手。 而且,尤明北这几个月也发动了不少关系,他有很多老同事、老伙伴曾经在苏联学习过,应该能帮着牵线搭桥一下。 等到三月,尤明北动身前往苏联之时,赵德彬的抢人大战就会正式拉开序幕。 到时候,不仅是莫斯克国立大学,连同圣比得堡国立大学、极甫大学等院校,只要是处于尤明北的老伙伴们关系网覆盖范围内的,还有赵知力能凭借钞能力敲开门的,赵德彬统统都要渗透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