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勋贵楷模 (第2/2页)
钱粮,按理来足以应对北直隶境所欠军饷吧?” 张维贤却出言道:“眼下京城及京畿,乃至是朝堂,都需要有兵震慑,尽管京营初步整饬出来,但真要出现别的乱子,恐他们难以震慑,诸陵卫虽是新募兵卒,但对陛下绝对忠诚。” 其三,子对时任保定巡抚的胡思伸有了解。 见三人皆沉默不言,朱由校伸手道:“特别是最后一项,保定欠响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就出现闹饷,必须要查清楚,事情既然发生了,朕也好,朝廷也罢,甚至包括保定,都不能糊弄了事!” 英国公张维贤能讲出这些话,无愧是大明勋贵的楷模,只是仅统领勇卫营,这驱使的兵马未免太少,且留在京的勇卫营,皆是少年郎啊,这万一…… “禀陛下~” 诸事明确下来,张维贤一行走了,朱由校站在殿门外,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垂着的双手紧攥。 与此同时,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态变故,让朱由校嗅到阴谋的味道,有人想拿下蓟辽总督、保定巡抚的位置,甚至是兵部尚书的位置,这些可都是要害位置。 “不行!” 朱由校如此直白的挑明,反而让毕自严语塞了,至于张维贤和王象乾二人,则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保定出现这等急务,朝廷却不能顾头不顾尾,这是大忌讳。 “眼下通州这边的局势已然安稳,该抓的人都抓了,该查封的都查封了,该封调的都封调了,有廉政院介入统筹,臣在通州坐镇与否都不紧要。”
想到此处的王象乾和毕自严,看向张维贤之际难免露出隐忧。 “陛下~” 其一,子似不担心辽左战事,莫非子先前有所安排? 朱由校紧抓着张维贤的手,看向王象乾与毕自严,朗声道:“朕倒是要看看,这煌煌大明究竟还能乱到什么地步,不把这些事查明,朕决不罢休!” 张家两爵之殊荣必须要给,且另一尊爵位,必须是国公爵,这是过去的政治许诺,但今后必须兑现。 “臣恳请陛下允准,着臣离京赴保定专办此事。” 英国公一脉对得起大明! 毕自严看了眼张维贤和王象乾,微微欠身道:“先帝御极在位期间,是从内帑调拨数笔银子,用以清除朝廷拖欠的军饷,但主要是清除辽地欠饷,毕竟猖獗的建虏,祸乱辽地贼心不死,这一笔笔内帑银直拨,是为安抚戍辽……” “那为何辽东有司,动辄就向朝廷奏请拨调欠粮饷奏疏?” 在王象乾和毕自严都思虑之际,张维贤从锦垫上起身,郑重朝子一拜,“如若陛下信任臣的话,就叫臣去保定吧。” 子讲的这些,同样是他担心的,尤其是兵部所辖驿传急递,必须要严查一番,不然早晚出大问题。 看着眼前的张维贤,朱由校生出感慨,要大明现有勋贵中,可以让他信任的,张维贤绝对算一个,且还是排在首位的。 尤其是仓场爆雷以后,毕自严更是夜不能寐,而在旧太仓、海运仓走水被烧,更让毕自严警觉起来,尽管他被子摘出,让其不再管辖此事,可这件事情始终放在毕自严心里啊。 “臣等领旨!” “英国公,朕现在能信任的,就是你了。” 而站着的张维贤、王象乾、毕自严三人,听到子所讲这些,敏锐觉察到几个要点。 “何况通州也是通衢要地,长期封禁必生新的乱子,臣觉得通州封禁一事,也当尽快解除了。” 王象乾沉默了。 现在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旁死死盯着此事呢,要是卿家离开京城,那兵部这摊子事谁来管?交给谁,朕都不放心!” 所处世道本就复杂,所处朝局本就复杂,加之大明勋贵的身份,且还是国公爵,张维贤有考虑,有顾忌,有想法,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王象乾话还没讲完,朱由校就摆手打断道:“卿家要留在京城,要坐镇兵部,除了先前对朕奏请的诸事要办,驿传也要抓起来了。 张维贤正色道。 “好,好!” “任重道远啊。”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神情略带感慨道:“看起来,想在大明推动变革,单靠杀人是不够的,必须扶持新兴力量,没有好的替代必生乱子,辽东,现在态势怎样了?” 朱由校敏锐的觉察到,他的很多谋划部署,想要有效推动落实,都跟辽东是否能取得大捷息息相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