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双面碟 (第2/2页)
了纪录片《华夏电影史》。 纪录片不算太长,50分钟左右的样子,很快就播放完毕。 接下来应该放映点什么呢?难道是《建国大业》? 杨浩正想着,会议室里的灯开了,同样坐在前排的韩山野这时候就站起了身。 “杨浩…” “嗯?” “有关于华夏电影史的纪录片看完了,你有什么感触?” “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我要为了华夏电影而奋斗!” 从座位上站起来,杨浩举起手,像是在做宣誓一般。 “哈哈哈……” 见此情形,会议室里的众人全都大笑。 不过,韩山野却没笑,而是轻轻的点点头。 “杨浩,我找人统计了一下,自你出道以来,一共主导拍摄了四部广告电影,一部微电影,七部正常电影。 除去一部目前还在制作当中的《唐人街探案》,你其他的6部正常电影的总票房是78.23亿人民币,这一票房成绩,基本上是逸谋,陈铠格,冯晓纲和姜闻四位电影导演拍摄过的所有电影加起来的票房总和。 所以呢,今天,我就想让你给圈里的年轻导演上上课,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有些想成为电影导演的演员。”
“上课…,韩总,我没准备呀?” “根本不用准备,讲讲你的拍摄心得就行,或者是你在电影营销方面的奇思妙想,好让大家学习一下。”韩山野走过来,拍了拍杨浩的肩膀,然后就示意他去台上讲。 在上台的时候,杨浩心里一直有个疑问,韩山野这是在捧杀自己吗?还是想在他退休之前拉自己一把,彻底奠定哥们在华夏电影界的地位? 逸谋成为国师,花了30年;陈铠格自己成神,花了27年;冯晓刚在没成名之前,一直跟着著名作家王硕鞍前马后的跑腿,一跑就跑了15年。 而现在,自己虽然有成就了,拍出来的电影部部大卖,可是底蕴不够,再加上这张帅气的脸蛋… 不管是圈里还是圈外,都很少有人把自己和陈铠格逸谋相提并论。 如今,韩山野快退休了。 他想用这种方式推自己一把,杨浩,从现在开始,我创造机会让你给圈里所有的年轻导演讲课。 这可是,逸谋陈铠格都未曾有过的待遇! 这身如果搁到旧社会,你就是这些年轻导演的老师。 心里正乱七八糟的想着,杨浩便来到了多功能会议室的主席台上,背后是投影幕布。 摇了摇头,把刚才的想法先摒弃,杨浩这才对大家笑着道: “大家都是圈里人,有自己的成熟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非常优秀。 我觉得作为在这个房间里,出道时间最短的电影导演,我在电影拍摄上帮不了大家多少忙。 嗯,这样吧。 我给大家简单的聊聊,我在电影营销上的创意,到底是怎么考虑出来的。 其实我在营销方面的所有灵感,全部来自一只夜壶的故事。 话说某一天,有个老教授去买夜壶,可是从街道东头一直走到街道西头,都没有发现有合适自己的。 要不然就是太大,要不然就是太小,再要不然就是夜壶设计的不合理,让人在撒尿的时候容易呲一地…” “哈哈…” 故事讲到这里,全场爆笑。 而等笑声渐歇,杨浩又继续向下聊。 “找了一遍,没有合适的,老教授就想原路返回走回家,可是当他路过一位老农时,那老农只说了一句话,就让这位老教授将这条街上最大的夜壶买回家,你们知道那老农说了什么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