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个电话 (第1/2页)
晚上快八点了,街里灯火通明,宿舍楼区前面的洪崖桥上,桥下溪水潺潺,桥上各式各样的小吃摊,一字摆开,熏烟缭绕,弥漫着水煮和油炸的香味,从桥头穿过桥尾,学生熙攘,往来如织。 我已经有二十多天没给家里打电话了,每个月,总会打一两个回去,和父亲聊点家长里短,问候平安。 今晚饭后散步过来,走进电话厅,给家里拨了个长途回去。 父亲躺在床上看电视,还没有睡,接电话的速度蛮快的:喂,你找谁? 听筒里跟刮起台风似的,吱呼呼的响, 我问父亲:爸,俺家的电话线要断了吗?听不清啊。 父亲说:嗯,你等下,我把风扇关了。 听筒里,能听见父亲起身下炕,趿着拖鞋走过去的声音,“啪”的一声,按停落地扇。 回来拾起床边的听筒:你接着说。 我说:吃饭了没? 父亲说:早吃完了,学校还没放假吗? 我说:还有五六天吧。 父亲说:哦,那个带你去南昌的,叫什么飞的,回来了,前两天赶集遇着了,聊几句,他说跟你分校了,又招好几个人走了。 我说:恩,他啊,学校招生办的,放的比较早,暑假里专门招生的。 父亲似懂非懂:哦,不用考试啊,你哪天买票回来? 我说:今年不回去,同学约我打暑假工。 父亲说:回来打不行吗,家里也有挣钱的地方,你后街的三嫂子,在厉庄街的饭店里干零活,就上午忙活几个小时,杀杀鱼,拔拔鸭毛,洗洗菜什么的,中午还管顿饭,晚上八点再去干两个小时,收收桌子,洗洗碗,一个月能挣个四五百。 我说:小饭馆里干后厨啊,我不去。 父亲说:哦,那随你,还有个事,村里大队广播通知,户口登记,换新户口簿,听别人说,身份证很快也都换新的了,要备档案什么的,我也不懂,你大姑家表姐懂,抽空你照几张一寸的相片寄回来,过几天我让你表姐代办了。 我说:恩,知的了,明天我去照,你找笔,记一下电话号码,我换宿舍了,有事找我时,打的时候跟之前一样,先拨个区号,晚上八点以后我都在宿舍的,不在的话,你跟俺宿舍人留个话,我给你回过去。 父亲说:行,你说,我记,你表姐这时候应该在家,回头我给她也说一声,过几天来一趟。 我把号码报了过去,让父亲一笔一划的记下来,贴在床头上,再三强调,打的时候加区号,别跟上几次似的,总忘记加,还怪我为什么给个空号。 记得第一次,父亲打电话给我,没加区号,看好几遍,一字一按,对啊,我按的都对啊,七个数,一个不少,怎么拨完就空了呢? 自己弄不明白,找隔壁邻居一起研究,那个三爷也是一知半解的,跟父亲说,打到外地去的,前面还得加几个号码。 于是从家里找来一个电话本子,翻来覆去的查了好几遍,找到江西的那一页。 两个人开着免提,头挨头,认认真真的,一个电话拨九江庐山去了,对方接的一头雾水,完全听不懂父亲的方言:海东,我找海东,他在不在? 对方沉默了一会,标准的普通话:您打错了吧,这里是护林站,没有这个员工。 父亲听懂了:错了,那错了,他学生,他不种树,那你挂了吧,我查查,从新打。 父亲和三爷接着研究,手指顺着JX省区号的页面向下划,第一个就是南昌区号。 这次对了,宿舍人接的:谁叫海东? 晚自习刚回来,我一听,从床上弹了起来:找我的。 父亲听到我的一声:“喂”。 第一句话就是:好歹打对了。 我说:你是不是又没加区号啊? 父亲在电话里沉默了几秒:我先问你个事? 我说:你说,我听着呢。 父亲:一时忘了,你大名叫什么来着? 我:@&$$… 我都怀疑我爸又打错了:下次你直接说找姓郭的就行了,你们怎么把电话打到庐山去了?第一个区号就是南昌的啊。 父亲说:我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