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热(节选)孝道 (第3/3页)
碗粥,一勺一勺的,还要吃半个天成蒸的,母亲爱吃的韭菜鸡蛋馅的包子。
天成想起母亲年轻的时候常常给他们包包子包饺子吃了。 那时候,尤其是冬天,看家的菜就是大白菜、土豆、萝卜了。 老妈最爱包包子给我们吃,白菜帮子剁碎,用些韭菜,还放些虾皮,放五香粉,好吃极了。做萝卜馅的就用花椒炸了,碾碎成末子放馅里活啊活的,直到搅拌融合了。 包饺子呢,一般是大白菜馅的,有时还要放胡萝卜丝,韭菜少许,过节买些牛羊rou,剁成rou泥,放进炒好的搅得很碎的嫩嫩的鸡蛋末,还要放虾皮,包的皮薄馅大的饺子。jiejie帮助忙活,天成馋的在一边观看,好想马上就吃上啊。mama说他小馋猫。 母亲又忙着把包包子煮饺子煮好了,看着父亲和他们几个吃,她才吃。 那时侯,过年或者改善生活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有rou的包子饺子,他们几个又是长身体的时候,狼吞虎咽,塞的肚饱,放下碗筷就和邻居小伙伴跑着玩去了。 回来的时候,冲进厨房,不知是饿了,还是惦记着好吃剩的包子饺子,猫一般的去吃剩下的饺子,却看见母亲在吃窝头就咸菜,怪怪的。 天成伸手去拿盘子里的剩饺子,被母亲拦住,还是拿了一个给我,只是说,那是给你爸留的上中班带的饭。 多少次,天成回忆这些事情,总是自责,太小不懂事。 现在他明白了,母亲没有吃饺子,都紧着我们几个迟来,剩的饺子是给爸爸上班带的饭。多好的母亲啊。 母亲是从乡下随父亲进城的,父亲在钢厂做工养全家。母亲先后生养了大哥、二姐和我,还有meimei弟弟。 为了养育我们,为了这个家,她付出多少啊。 爸爸常给我们讲mama的故事。 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开过房前屋后的地,种菜养鸡鸭。 赶上******,母亲去上山挖野菜,撸榆钱、杨树叶、槐花,还去农村地里拣过白薯叶、须子,挖地找没有收干净的白薯,还到收过的地里捡过老玉米棒子。 天成永远不会忘记,夕阳西下的时候,母亲和邻居大妈大婶成群结队,背着大包小包,满面灰尘的有说有笑回来了,看见母亲笑容满面的收拾拣回来的东西情景。心里不是个滋味。 等我们长大些了,街道有了幼儿园,母亲狠狠心,把我们送进去,去修马路了。再后来就上了街道办的缝纫厂了。 天成给母亲擦洗双手的时候,每当看到母亲的大拇指的指甲盖是深褐色,不是平滑的,是团成一块硬痂,那是母亲修路的时候,母亲扶钢钎,别人打锤,砸偏了,砸伤了指甲盖。后来指甲盖还是坏死了,落成现在的样子。当时,母亲用手绢裹好,接着干。永远的失去了指甲盖了。 天成看着那疤痕,似乎看见,母亲在冰天雪地修路的情景,心在痛。 该吃午饭了,他特意为母亲买了三鲜馅的饺子,掰开喂她老人家吃,让她吃的饱饱的,这是儿女的心愿。 “你爸吃了吗?别忘给你爸带饭。”母亲忽然说。 “三儿,吃了吗?他上学还没回来吧,留着给他吃吧。”母亲推着碗继续说。 “我要起床了。孩子过年的衣服还没做好呢?”母亲要起身。 天成知道,母亲又糊涂了,说糊涂话了。她还惦记着家人,惦记这个家呢。 天成眼睛湿润了。 这就是母亲,心里永远没有自己,伟大的母爱。 “放心吧,父亲,放心吧,母亲,我们会竭尽全力照顾好您老人家,用大爱回报您,让您晚年幸福、快乐安康!” 你忘了吸吮mama的乳汁 你忘了得小时候的事情 一切都不记得 一切都是历史 让前辈告诉你 一步一个脚印 走过路延伸着 从出生到现在 尊天命尽人事 顺规律尽孝敬 你养育我小 我照顾你老 这是传统美德 永远牢记着 喂水喂饭喂药 换纸垫洗衣物 打扫卫生通风 消毒地面洁净 擦脸擦身洗脚 剪指甲梳头发 红彤彤笑脸迎 人都会老延缓衰老 精神不跨生命长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