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之歌_后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第1/2页)

    我为了写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耕耘之歌》,下了几年功夫,就是回忆过去,构思成篇。

    我觉得:我成长的人生,就是这部小说的底蕴。

    我的写作生涯,如果从上小学写作文算起,那就是追溯到上小学六年级开始。

    当时,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北大的肄业生——石玉玺。老师和我的名字有个重字:玺,所以印象深。

    老师平时不苟言笑,尖鼻子,天热时鼻尖上,常常冒出细细的汗粒子,他还有体味,现在知道就是轻度的狐臭。

    他上课总是爱用双手支撑着讲台,一个膀子歪着,说话是沙哑的嗓音。现在知道,他支撑的是有病的身躯。

    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不爱主动接近石老师,他也无所谓的样子,和同学们的关系总是不冷不热的,就是有事来往,没事不来往。

    老师对作文课十分重视,写作文从来不出题目,可讲评非常认真。

    我纳闷,老师为什么不出作文题,就连我爸爸都说他怪,说老师的做法有点特殊。我也不知道爸爸是表扬还是批评他呢。

    后来,明白了,这就是无命题作文,可以锻炼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努力和选材能力,尤其从事记者行业,可以应对不同的采访对象的写作,这是受益于老师当年的苦心培养。

    我们那时上作文讲评课,老师让我读自己写的作文,然后大家讨论,他做总结发言,课上的很活。

    我的作文题目是《鱼水情》,我读完了。

    然后,老师让大家讨论:有说这好,有说那差,各抒己见。

    老师待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做总结发言:

    第一句话就做了肯定,写得不错

    他说,正如同学们讨论中说到的地方,他的作文采用了倒叙,先写剪彩后写修路;他还用了排比句描写战士们劳动的场面;他还在结尾处用了象征,把天上飞的大雁和崭新的战备路上的军车相提并论,用了象征的说法,大雁南飞,军车车队开向远方。

    他还补充说题目也好“鱼水情”,写战士修路和当地老百姓建立了良好互助和谐有爱的关系。是不是受了样板戏《沙家浜》的影响啊,那就要问问玺兴同学了。我心说就是的。

    老师就是老师,他把大家讨论要点总结的面面俱到,言简意赅,还教了大家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这才是我的作文为什么在班里读,教学知识才是老师的目的。当然,我也有功,作文写得还好吧。

    说句实话,就是这节作文课让我喜欢上了作文,喜欢了一辈子,这说明启蒙是多么重要啊。

    上中学后,我幸运的遇到了教我们语文,兼任我们班主任的老师——庄海泉。

    他是四川综合大学毕业的,由于当时中苏友好,他们还加学两年俄语,每每介绍自己的时候,他都要说这个情况,就是说,他很得意自己是六年大学生,比一般的大学生多学了两年,还会说俄语。

    我觉得老师教给我们的太多了,我受益当学生干部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他让我们每周写日记,然后,周六交、周日看、周一发给我们。其实,我们当时不知道,写日记和写信是锻炼写作的最好方法了。

    他还让我们积极锻炼身体,不久前,我去看老师,他把拍手cao教给我们,还严格要求我们的动作。这和在校时,是一样的。

    我们在想学习期间,曾经是全校广播体cao做的最好的班。我还是校广播体cao上台示范的领做者,我上学爱好体育,单双杠、吊环、爬绳爬杆、举重、短跑、长跑、推铅球、跳远,我都喜欢。因此,身体好,参军体检一次过。

    我认为,青年人要锻炼,就如同盖楼打地基一样重要,打多深的地基盖多高的楼。

    我想说,青少年的培养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好,当然,兴趣爱好会成为以后的特长,这也是符合发展规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姜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