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宿主折寿 (第1/2页)
袁绍兵败官渡之后,便一直留在其子袁谭的平原国。 而袁绍也一直卧病在床。 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集于其身前,服侍袁绍,宽慰袁绍。 刘备投奔过来,也鞍前马后的服侍袁绍,如同袁绍之子一般。 但袁绍不喜欢刘备,总感觉他虚伪。 他每每看到刘备进来看望他,帮他收拾案桌上的书籍文件,便眼露厌恶之情。 久而久之,刘备不敢再来。 ~~ 这天,刘备前来找许攸,向许攸借钱。 许攸奇怪地问:“玄德在主公这里,有吃有住,什么都不用愁,要钱何用?” 刘备自然不敢说借钱是修族谱去行骗之事,便说自己看中一门亲事,想借点钱作聘礼,对方家境殷实,一旦自己作了上门女婿,便有钱还许攸,而且,加倍奉还。 ~~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为人贪财,其家人亦贪。 ~~ 许攸仍不肯借钱。 刘备遂威胁他说:“子远兄贪腐多时,家有万贯,小小万钱,算什么?不肯便算,刘某去找本初将军借钱去。” 许攸闻言,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他怕刘备在袁绍面前胡说八道。 于是,许攸只得借钱给刘备,并让刘备立字据,意思是加倍奉还之事。 刘备依言照办,立字据,注明三年后加十倍奉还。 许攸收起字条,便借刘备万钱。 刘备欢天喜地而去。 ~~ 有钱好办事。 刘备有了这笔钱,便在平原国里找到刘氏士族,借了一本族谱,又花钱找人来,按此族谱,重新修订百本族谱,把自己的姓名修进去。 然后,他拿九十余本族谱送给凡是姓刘的、有点声望的、有点地位的刘姓之人。 他自己携十本族谱傍身,以备有用之需。 如此,平原国的刘姓之人,皆说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如今落魄如此,朝廷不公道也。 ~~ 袁绍宠爱后妻刘氏,对刘氏所生的袁尚特别偏爱,有意以袁尚为嗣。 所以,他遣长子袁谭率部攻伐青州,拓展地盘。 令袁熙北上,联络辽东、乌丸,纵横捭阖,南下攻伐青州,配合袁谭夺取青州。 袁谭、袁熙虽不甘心,但也无奈而去。 而且,他们也想以夺青州之功,改日来世袭袁绍之位。 ~~ 沮授待袁谭和袁熙兄弟走后,便向袁绍劝诫说:“年纪相当,应择贤者为嗣。 德行相当,要用占卜来定。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则。 主公如果不能改变决定,祸乱定从此事生。” 袁绍则说:“以后再说吧,拿下青州,才是重中之重。” 沮授无奈,不敢再劝。 ~~ 袁谭颇有军事才华,率部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 尔后,袁熙联络北平、乌丸兵马,由北往南推进。 在袁氏兄弟攻伐下,整个青州便落入袁氏手中。 孔融率部投奔李白,被任命为新邯郸太守。 ~~ 此时,袁绍听说陈琳投奔李白而去,气得又咯血。 众文武急传军医。 军医为袁绍把脉后说:“主公乃是急怒攻心所致,无须用药,静养便行。” 然后,军医松开袁绍之手,起身而去。 众文武不敢打扰袁绍,默默离去。 ~~ 这时,刘备来到袁绍病榻前,送本族谱给袁绍。 他又说自己自投将军之后,好不容易找到这本族谱,确认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 袁绍翻开这本族谱一看,里面果然有刘备之名。 但也将信将疑,他眼神怪怪的望着刘备问:“玄德,这本族谱像是新修的。” ~~ 刘备眼看自己真实身份就要被识破,便急装可怜,跪于病榻前。 他瞬间泪流满脸,转移话题,泣不成声地说:“将军生于宰辅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 目今陛下流离失所,被囚禁于陈留,汉室宗庙也受到毁坏。 而各州牧郡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无人起来保卫陛下,抚宁百姓。 在下愿替将军行些善事,偷潜入陈留,替将军与陛下解宿怨,并迎陛下回平原国。 将来,将军侍奉陛下身帝,蓄兵马以讨不臣。 那时,还有谁能抵御将军这兵锋?” ~~ 袁绍不屑一顾地说:“汉室衰微已久,今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 况且当前英雄各据州郡,士众动以万计,这时就是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之时。 若把陈留王迎到自己身边,立其为君,袁某得随时请命。 若服从新君命令,袁某就得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之罪。” ~~ 刘备举起衣袖,抹抹泪水。 他又苦口婆心地说:“迎陈留王为天子,不仅符合道义,而且符合将军当前需要,属重大决策。 若我等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 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 若将军同意,刘某愿意率万余兵马,迎陈留王到将军身边来。不然,恐怕曹阿瞒会捷足先登。“ ~~ 听刘备提起曹cao,袁绍甚是愤怒。 袁绍是愤怒曹cao忽然袭占豫州。 所以,袁绍同意刘备点兵马一万,潜往陈留,劫持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