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一箭三雕 (第2/2页)
放心攻伐便是,若袁军有异动,子龙将军自然会攻伐青州。 ~~ 李白令张辽、张郃、宋宪率步骑五万,北上伐乌丸,并以郭嘉为随军军师,监军督战,平乌丸,征辽东,收服高句丽,但无时间表。 也就是说让张辽和郭嘉自由发挥军事才华,想什么时候出击就什么时候出击。 李白又令徐晃、赵庶、魏越率步骑三万,护送钱粮、辎重、云梯、高塔战车、铁轱辘碾车、强弩发射车随后跟进,随时策应。 ~~ 为打好北征之战,张辽治军甚严。 他自率骑兵为前锋,均是人衔枚,马缚口,打着袁军旗号,昼伏夜行,专从小道疾驰,沿途诈称奉袁绍令其前去加强守备,骗过袁军的盘问。 之前,赵云率部攻伐冀州,收纳许多降兵,也收缴了许多袁军铠甲、军服、军旗、兵械、强弩、战车。 此时,张辽正好用上。 待黄忠拿下渤海郡后,张辽率部前来会师。 ~~ 郭嘉建议,黄忠留下万余水师,交给张辽指挥。 黄忠同意,遂留下万余水师交给张辽指挥。 他自和太史慈、文聘率水师南下扬州,攻伐扬州。 如此,张辽暂时屯兵于渤海郡,掩盖了黄忠率部讨伐扬州之事,也让袁绍及其三子误以为张辽要与赵云对青州实施东西夹击之战,让青州兵马甚是紧张。 郭嘉妙计,真是一箭三雕。 ~~ 黄忠率部离去后,郭嘉建议张辽,调集水师、花巨款请民夫,开凿沟通呼沱河、鲍丘水的平虏、泉州二渠,以输送军需,确保北征乌丸的后勤保障。 张辽亲自挥军督战挖渠。 徐晃等诸将率部沿途护卫。
袁绍、袁谭、袁熙、袁尚分别派兵袭扰。 但他们稍有动静,赵云就挥军攻伐青州,吓退袁氏父子。 令袁氏父子派重兵防御赵云及其所部。 ~~ 为支持张辽北伐,李白、荀彧给张辽无限的钱粮支持。 无论张辽请拨多少钱粮,朝廷便派人护送钱粮多少。 钱管够,饭管饱。 赵云率部威胁青州。 张辽暂时屯兵于渤海。 黄忠率部伐扬州。 这些战略战术,都是环环相扣。 黄忠率部回到渤海。 张辽才敢率部北上。 因为渤海郡不能丢,以后平高句丽用得上。 ~~ 这次打扬州,没费一兵一卒,没动一刀一枪。 令黄忠和文聘对太史慈佩服得五体投地。 ~~ 当时,孙策和刘繇正在争地盘。 刘繇、孙策双方对峙在牛渚。 所以,黄忠率水师南下,神不知鬼不觉的。 而且,当时世人都在关注曹cao和吕布之战、吕布与刘备之战、张泰和韩遂之战、孙策和刘繇之战。甚少有人会关注海上动静,更少人关注长江动静。 距离扬州尚远,太史慈便弃大船,乘小船度过长江到曲阿去求见刘繇。 ~~ 此时的曲阿即是扬州治所。 扬州治所原在寿春,但寿春被袁术所占。 所以,刘繇便占曲阿为扬州治所,也因此得罪了孙策。 破虏将军孙坚因“传国玉玺”之事,经常遭各路诸侯打压,被经常被人袭击,无奈南下东南,但在岘山被刘表部将、江夏太守黄祖的伏兵射死。 孙坚有四子一女。 他阵亡时,长子孙策年仅17岁。 ~~ 孙策和堂兄孙贲一起将父亲安葬于曲阿之后,孙策渡江至广陵,居于江都,意欲“东据吴会”,为父亲报仇,并酝酿复兴大计。 但是,他苦于没有兵马。 于是,他将母亲送到曲阿暂住,然后去投靠袁术。 ~~ 几年前,李白为平袁绍,按戏志才授计,诏命刘繇为扬州刺史,让刘繇与袁术、孙策相互残杀,避免袁绍有后援。 因袁术占据扬州治所寿春,刘繇不敢前往寿春赴任。 于是,他南渡长江,寻找治所。 毕竟刘繇是皇室远亲。 孙策舅父、丹阳太守吴景,及孙策堂兄丹阳都尉孙贲,将刘繇迎接到了曲阿。 刘繇将曲阿定为扬州治所。 他占据曲阿后,翻脸比翻书还快。 ~~ 虽然张飞按刘备授计而常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但是,吕布和刘繇、袁术、刘备、马腾、韩遂、刘备这些人比起来,差远了。 吕布被骂,只是因为太多人妒忌他而已。 ~~ 刘繇出兵击败了吴景和孙贲,并在在曲阿筑城设防。 孙策愤怒之极,割指滴血,誓报此仇。 他投寄袁术篱下,屡立战功,却不受重用。 原孙坚部将朱治建议孙策脱离袁术,返回江东故乡,创建基业。 此时,袁术派吴景、惠衢率军攻张英等未克。 孙策遂趁机要求助吴景平定江东。 袁术许之,向朝廷请封孙策为折冲校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