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2/2页)
尼龙袜子、夏季用的野外毯、春秋两季用的狗皮褥子、军用大号水壶,还有遮阳帽、防寒帽等一大堆东西。 大帆布提包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二月二十号,作业班的所有人员都到单位上了班。 三月底,开过一年一度的野外作业动员大会后,各作业班又开赴各自的任务区。 康杰所在的第三作业班,今年的作业区条件更加艰苦。 山中有二十多里不通车。 作业班和雇来的骡马队运送了三回东西,才算安顿下来。 元月八号,各作业班人员又准时放假了。 康杰回家后,父母便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 康杰所读的地质学校男生多,女生少。女生在这所学校是稀有资源。 康杰在校期间,虽和叶原走得近些,他却没开叶原那一窍,在校期间从没谈过恋爱。 地质队的各作业班里是清一色的男士,从四月初到十一月底基本都在深山老林里转悠。 除了山民的妻女,基本见不到别的女性。 总部倒是有几个女职工,可人家早做了孩子的mama。
从山里出来,回总部的一个月里,很难发生天上掉下个林meimei的奇遇。 地质大队又是省派机构,与地方厂矿及其他单位很少接触。 因此,父母对康杰自己找对象,没抱太多希望。 父母托了不少人,凡认识的都打了招呼,回应的人却很少。 因为康杰是野外作业,一走就是大半年,连个人影也见不到。 工作单位又在外县,将来要是结了婚,这算哪档子事? 收入虽然高些,但对云川县有工作的姑娘而言,并没有太多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 结婚后住在哪里? 工作是否能调动? 什么时候能调动? 有了孩子谁照看?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腊月里,熟人们也给介绍过两、三位姑娘。 见过面后,中间人捎回话来,人家觉得不合适。 过完年,也见过三、四个,和年前的回复差不多。 二月十九号很快又到了,康杰收拾起他的行装又出发了。 康杰找对象的事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便去向能推心置腹的亲友、熟人剖析人家姑娘拒绝的原因,人家便把上面一大堆问题罗列了出来。 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康杰父母确实没有彻底认清儿子找对象的劣势,对女方的要求的确有些高了。 说实话,人家姑娘要是有工作,怎么会找一个整天在山林里转悠来、转悠去的人呢? 即便结了婚,也跟没结婚似的。 将来有了孩子,麻烦事就更多了。 如今的社会很现实,完全物质化了。 再不是从前那个讲奉献、谈精神的年代了。 康杰父母对儿子找对象的条件便放低了很多,只要姑娘守本分,能有些手艺,农业户口也不怕。 这样一来,稀罕市民户口和正式工作的村里姑娘还真不少。 可康杰已到了山中,何时能够回来也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