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俗世道门无人问 (第2/2页)
气,道:“换作十几年前,我这处道观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可是自从十几年前,大夏皇朝之中,派遣使者出禹都,天下传武修之法。百姓便再也不将孩童放到我清水观中,追寻这渺茫天道,都去学那武道法门。加上近些年,道门敕封的各位神灵,也是极少显圣,便是来此烧香还愿的也越发少了。不仅是我这清水城,就是附近其他城池也是如此。” 萧离听他所言,喃喃自语道:“竟有武修之法传诸天下吗?” 武修之法,萧离也早有耳闻,乃是仿自炼体之道,大成之人,可以手撕天妖,摘星拿月不在话下,称为武圣,乃是与道门仙人一般功果。只是这般功果,诸多典籍之中,也只知有此境,万载以降,并无人修成。如今天下传法,定有其蹊跷之处。 想到此处,他对钱道士道:“你可将此类异常,告于各大宗门?” 钱道士言道:“数年以前,有明玉道高人往此而过,我也曾诉说此事。只是其道:‘此凡俗之事,不涉各派修行,不必在意,只要列国不减我各宗门供奉,便由得其来。’” 萧离想想也是,道门修行,只需灵机充沛,悟道修行即可,凡俗确难影响。唯有太玄派敕封之各处神灵,需香火愿力修行,或受此影响。只是宗门之中,也从无听闻其等回宗诉苦,便也无人会理会此节。既然彼辈能相安无事,必有其因,稍后还得再去看看其等状况。 东衡洲之上,太玄派以一己之力,挡住诸多水妖精怪,自也得到好处。凡是此洲生灵祭祀之神,皆由太玄符诏敕封,否则即为伪神,道门修士,见者可诛,所得一切,悉可自取。数千载以来,未尝没有矫诏自立之神,只是其人刚立,便有修士找上门来,轻者不过再入轮回,重者元神亦被炼为分身。故此三千年来,东衡神道出于太玄,乃是此洲共识。太玄派创派祖师太玄道人,也被众神奉为太玄天帝。 萧离正自思忖之时,忽闻钱道士急切问道:“敢问道兄可是宗门所来?” 虽不明其意,但萧离还是点了点头。 钱道士见状,顿时大喜过望,连忙招呼萧离往里而去,热切之极。 萧离淡淡说道:“你有何事,直言即可,贫道姑妄听之。” 钱道士见萧离神色,怕引其不喜,连忙拉过两个小童,三人一齐跪倒在地,道:“小道不识仙长,实是大罪。” 萧离连忙将此三人扶起,道:“均是修行之士,道友缘何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钱道士虽然起来,但是两个道童仍是被他逼着不得站起,其言道:“贫道资质愚钝,终身难入大道门径,但是我这两童儿,都是身俱灵根仙脉之辈。便是大夏皇朝派来此处的李使者,都三番五次想拉他等去修行武道,却被我所止。此番正遇仙长,请仙长赐下仙缘。”说完其又跪地俯首,旁边两位童儿更是叩首不止。 赐下仙缘之意,便是传下真传之法,指引其入仙道之门。道门各派收徒,虽说都有各自派中人种,期间多有资质卓绝之辈。但弟子外出,也会在外间择机传下修行法门,收些弟子。萧离沉顿片刻,言道:“贫道自身修为亦浅,也未有收徒之念。我传下道书一卷于其等,若是能有所成,便可自去太玄派中拜师。” 钱道士闻得太玄派之名,惊道:“仙长竟是太玄派之人,能得仙长赐予道书,乃是小童大幸。” 两位道童也是颇为聪慧,闻得萧离要赐下道书,急忙叩头拜谢。 萧离见此,便入得观中,在此留下一卷《海渊行气法》,此乃是太玄派外门弟子修行之行气法门,最重根基,也够此二童修行之用。随后,萧离念头一转,又在书中留下了一路剑法,乃是小界之中林青衣所创剑法,至于能否练成此剑,全看二童机缘了。 索性钱道士也深谙练气之法,此行气功法也无需他亲授,只是命三人不得将此法外传,其便趁夜而去。 萧离此去也非随意,乃是问明了钱道士此地路途,他要去清水河君庙中,会一会这位居此三百载的河君。 清水得名,自是因其水清,萧离至此河畔之时,虽非白日,但在月光映照之下,也可看出此水果不负清水之名。天边水底,各有一轮明月高悬,若是乍醒之人,恐难辨孰真孰假。 清水河畔,便是河君之庙,听钱道士所言,此河君数载以前,还时常显圣助人。可是如今却不知何故,从不现身,便是生死也不为人所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