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起太微_第四十二章 百座高台各有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百座高台各有论 (第1/2页)

    (感谢书友906281.qdcm的打赏,谢谢支持。)

    东洲演武,天下震动,无论是否武道修行之辈,皆欲入夏都观此盛会。

    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春发冬藏,皆是大祭之时,今次大夏之祭,不祭天,不祭祖,乃招天下之众,共祭武道圣者。

    大夏之都,四无绝塞,一片坦途,与寻常国都所居,背靠险隘,易守难攻不同,其自建都之时,大夏太祖便言:“大夏之势,当以霸王道杂之,王道施于内,霸道施于外,但有来敌相犯,以身相阻便是,何须关隘这等无用之物。”

    万载以来,大夏攻伐四处,屡竖强敌,自群妖夹缝当中杀出一煌煌****,自然来犯夏都之敌亦是不少。这等大敌,也确然非关隘可挡,唯有夏皇室一脉,武道高人层出,以身为城,挡诸方来敌。

    如今夏都当中,各方来人不断,萧离眼观此景,颔首赞道:“不愧大夏风景,万邦来朝,殊为不同。”

    萧离自从知晓大夏将有天下论武之会,便告辞顾族而去,来此地一试机缘,欲看能否得见武道圣者。与其同行之人,还有顾青,奉其师之名,游历夏都,一会天下武者。

    比之萧离,其更是初次出得深山,花花世界,大千万象,如临梦境。其性子赤真,每见惊异,也不加掩饰,喜怒全然于心,闻听萧离之言,在旁一笑:“原来先生也没有见过这般雄奇壮阔之城啊。”

    萧离喟然一叹:“我本起于毫末人世,后来虽在外游历数载,所遇城池不少,无论人数建筑,却均远逊此处,其果不愧‘万载夏都,帝下之城’美誉。”

    “万载夏都,帝下之城”乃是昔日一位真人游历夏都之时所言,此帝非指人世帝王,乃指天帝,此为赞颂夏都之貌,可称天帝在下界所居城池。

    ······

    天下论武,说来轻巧,然如何论武,何人来论,却是极为紧要。武者修行与他道不同,其辈极重声名,往往为一时意气,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大夏此处为了这天下论武之事,耗费不少心血,在夏都之中,建有不少论武台,台上以武会友,但有自觉有一道之长,或是功法,或是招数,或是战力,均可上台,坐等天下武者来斗。

    一时之间,大夏处处论武台旁,皆是人影憧憧,满城武者或是到此试试拳掌,或是到彼观观刀剑,更有几处论武台,专为自创武道功法之人所设,彼处少有人能登台,但凡有登台之人,则必有人报于大夏皇室。夏皇闻听有此辈,则会亲自遣人来请,入宫论武,据闻彼辈可于夏宫之中直等武圣相召。

    萧离与顾青每日间游走诸方论武之台,观天下武道奇绝之才,已有数月之久。旁的未发现,夏都倒是传出了三大奇才之名,三人当中,有两位是与萧离有过瓜葛之人,正是大夏冠军侯聂锋与平天帅府李傲天。正直武道方兴未艾之时,聂锋与李傲天当真是如日中天,再加上凡俗文士出身的风信子,甚至有好事者称其辈为武道三基柱,代表武道希望。

    论武台有百个之多,每座台上,皆有所长。萧离与顾青均好剑术,倒是时常来此斗剑之台。

    斗剑之台,顾名思义,唯斗剑术,余者不理。武修用剑,与道门修士飞剑不同,其手中长剑极少离手,更似凡人斗剑。自然,此中所谓论武,皆是指武道三初境,搬血锻骨炼髓,若有脱胎或是法相之辈,另有他处所去,却非萧离等人可知。如今设台已有数月,此时仍敢上台相斗之人,俱是非凡之辈,等闲不及。

    高台之上,正有两人相斗,这两人剑术极妙,让萧离也是眼前一亮,沉醉其间。这二人剑术,一灰衣男子剑光点点,细密如织,剑招如天罗地网般散布,似乎满座高台之上,处处都有其剑光剑气化成巨幕,或疏或密,或虚或实。另一黑衣人剑势则雄奇如岳,寥寥几招,带有无尽之意,浑然厚重,对方出招虽是繁杂凌厉,变化多端,却被其轻易挡下,神情悠然。下方之人,偶有叫好之声传来,更多的是神情专注,直视高台,未敢轻忽。

    萧离轻声一笑,对顾青道:“青姑娘剑术极高,可知两人高下?”

    顾青看了看台上,略一沉吟:“这两人剑术,倒是颇为相反。灰衣男子剑术变化万端,收发自如,剑气纵横,无息无止。至于黑衣人更是化繁为简,深得大巧若拙之道,后势勃然欲发,该是更胜一筹。”

    萧离闻言,微一点头,后又摇了摇头,不置可否。顾青一见,俏脸上笑靥如花,言道:“怎么,我所言有何不妥吗?”

    萧离回道:“你未有说错,但是谁胜谁负却是难说,这灰衣男子剑势绵长,神色安定,说不得还有压箱底的后招未出。”

    两人说话之间,后方有一道粗犷声音冷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