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无利不早起 (第2/2页)
,接下来继续保持这个趋势,估计还要一段时间,这波热潮才会慢慢的消退。 当下的唱片市场,实在充斥着太多粗制滥造、毫无新鲜的唱片,只要听过孟丽筠这种新鲜曲调的唱片,再去听其他公司发行的唱片,那高下立牛 整个唱片制作,不论是词曲编排、演绎风格、录音、伴奏等方面,都是下足了功夫,比外国那些国际唱片公司出品热销的唱片,也不遑多让,甚至是有过之而不及。 孟丽筠这张唱片一分钱一分货,是靠内容和品质赢得了歌迷的认可,相比现在市场销售的主流唱片,那简直是两个时代的东西。 环顾现在整个香港唱片市场,如果让孟丽筠的唱片,和其他本地的唱片来打擂台的话,那一个打十个都没有问题,绝对是可以傲视群雄的存在。 孟丽筠这张唱片的热销之快,也得益于办事处的市场开发团队,他们正在香港各区迅速推进当中,进行着地毯式的拓展销售终端渠道。 孟丽筠这几出席了不少公开的活动和媒体节目,迅速成为城中热烈讨论的人物带来的影响,也让他们的工作减少了阻碍,进行的相当的顺利。 现在大街上的唱片店把贴在门外的墙上海报撤下,换上了孟丽筠的唱片海报,她的唱片也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目的是让引起的路饶兴趣,让进来的歌迷能够第一时间就找得到。
按照左向东对香港市场销量的分析,这张唱片最高应该可以卖到二十万张的销量,但是想要再往上是不可能了,毕竟香港的消费人口摆在那里,花板有限。 以一百万张唱片的销量目标计算,台湾市场可达到五十万张,香港去掉二十万张,那么剩下的三十万的销量还需要另外的市场来消化。 那么下一个市场在哪? 答案是在南洋。 这几已经不断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的贸易公司和商人上门来寻求合作,想要成为唱片公司在当地的独家代理商。 商饶鼻子永远是最灵敏的,他们已经闻到了利益的味道,自然会不远千里上门来求合作了。 这些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到了一点,孟丽筠的这张唱片是热销货,对他们来讲,是有利可图的。 这张唱片同时能够台湾和香港两地畅销,获得了市场和歌迷们的好评如潮,证明这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品,那么在南洋华人市场绝对不会愁卖。 尤其是在香港这个地方,是有指标性的,就像是香港电影票房大卖,在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的华人聚集的市场,同样会不会差多少。 他们都着急想要谈下合作,以免别人抢在他们的前面,只要顺利把代理商拿下来,那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左向东对这些商人提出的请求并不拒绝,毕竟他暂时没有能力在这些地方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只能把这些地区的唱片销售交给他们来经营,让他们这些中间商赚个差价。 左向东现在的目标并不是追求在利润最大化,更多是想要拿下第一个破百万销量的历史记录,完成他对唱片公司整体的战略布局的一环。 这个金字招牌对目前的发展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至于和歌林公司的赌约,那只是另外的盘算和锦上添花的事,左向东也不缺他们这点融资。 一切正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