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黑炉的来历 (第2/2页)
来的! 这件事情他还一直未曾来得及和这位前辈提! 李青内心中挣扎纠结了良久,最终,他还是决定如实坦白一切。 “不敢隐瞒百灵前辈,其实我是外域人士,只因为在海上遭遇到了天风,因为这场意外才被卷入了妖域,因缘际会下才进入了万兽秘境!” 说到这里,李青吸了口气,又继续道: “还有就是,据我目前所知道的情况,妖域的人族,应该是已经绝迹很长时间了。” 听到李青这番话,百灵道君虚幻的眼眸微微有些黯然。 他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悠悠叹了口气道: “原来是已经彻底绝灭了么,怪不得这么多年未曾有人族出现过了。” 他的语气听起来有些沉重,似是在缅怀当初的一些事情。 但很快,百灵道君才反应过来,他好奇的开口问道: “那又是如何顺利进来祖地的?据我所知,妖域的那些妖族,可没有那么大方啊!” 李青闻言后,苦笑一声道: “其实我是藏身于一口奇异的锻炉当中,被天风吹的误打误撞之下才进入的秘境当中。” 百灵道君表情一下子变得相当凝重了起来,他开口道:“那你可有想过脱身之法?每次祖地开启关闭,都至少需要四尊妖王在场!” “在祖地内,可没有天风助你离开!” “你就这么出去的话,一定会落入其他几大妖族手上的!” “到时候《炼魂经》也很可能会因此泄露出去!” 关于这个问题,李青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他思索过许多对策,最后也只能得出一答案。 那就是等到离开万兽秘境之际,他想办法潜入到极夜世界当中去避难。 但在几尊化形期妖王的眼皮底下做这种事情,成功的希望也极为渺茫。 这可是相当于人族元婴期修士的存在,绝对不可以轻视! 看着李青沉默了下来,百灵道君便知晓李青也没什么对策。
“将你藏身的那口锻炉拿出来给我看看,我掌握有几种涉及到些许空间之道的极速道纹,只能试一试将这些道纹铭刻过去助你脱身了。” 百灵道君打算以道纹来模拟天风吹动黑炉的极速,借此离开万兽秘境,摆脱那些妖王的追杀。 然而李青却是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他开口道: “前辈,我这口锻炉有些奇怪,此炉并无灵性存在,无法铭刻任何灵纹或是道纹,只有防御能够拿得出手。” 说着,李青便将黑炉拿了出来。 嗡! 一口黑漆漆的锻炉甩在了百灵真君面前,他看见黑炉之后,立马皱起了眉头。 “嗯?此炉好生眼熟,似是在哪见过” 一边说着,百灵道君一边围绕着黑炉转悠了起来。 过了足足好一会儿,百灵道君才有些怀疑的开口道: “这是.这莫非是灭生炉?” “不应该啊,这是当初灭生老人的本命法宝,并且早就达到了通天灵宝的层次,怎么会变成这个模样?” 灭生炉? 灭生老人? 李青敏锐的捕捉到了百灵道君话语中这几个字,而后内心也砰砰直跳了起来。 黑炉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 其实他曾经也有过猜测,这口黑炉的防御力如此之强,就是一些防御类的法宝也难以企及。 现在想想,或许还真是如此。 能够有这么强大的防御力,那必然是通天灵宝层次的东西了。 但因为黑炉实在是没有一点儿灵性,他又觉得这种猜测有些名不副实。 很快,百灵道君瞧见了黑炉内壁当中镶嵌着的几枚金色火焰纹章。 这几枚火焰纹章还是李青足迹遍布两个大域才收集到的,而今他到了结丹后期,仍旧看不到一点儿极其的希望。 “嗯这几道金色火纹.” 百灵道君沉吟了一会儿,这才缓缓的开口道: “没错,这应该就是当初名震四海八域的灭生炉了。” “其灵性尽失,可能是在与魔族入侵一战中受损过重,这才导致的。” 说这话的时候,百灵道君语气当中带着一些惋惜。 他在炼器一道中的造诣也颇高,加上他见识,很快就看出了黑炉的奥秘。 “原来如此,当初灭生炉受损过重,已经是不可逆的状态了,只会随着时间而迅速流逝掉全部灵性。” “而此炉又是灭生老人的本命法宝,倘若此炉彻底损毁,灭生老人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他借助这三十六道金色火焰纹章,将自己与本命法宝的联系给彻底隔断封印。” 说着,百灵道君的面庞流露出了一抹佩服之色,显然对那灭生老人的做法相当敬佩。 “你想不想重锻这口灭生炉?” 百灵道君的目光望向了李青,他嘴角微微勾勒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 李青愣了愣,而后苦笑道: “晚辈能力有限,而今不过是区区结丹期,甚至还未能凝婴,哪有那个本事。” 但百灵道君却是神秘的笑道: “日后你若是能够把三十六枚金色火焰纹章全部寻齐,重新炼制一口灭生炉,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话一出,李青的内心怦怦直跳起来。 黑炉,不,灭生炉可是通天灵宝啊! 一旦能够拥有一件,那他绝对可以在此界横着走了! 如果黑炉真的能够恢复成通天灵宝被他所掌握的话,那么眼下的危机都可以直接迎刃而解。 凭借通天灵宝,他绝对可以拥有与化形妖王一战的实力! 但可惜,三十六道金印他总共也才收集到十一枚,这已经是一件相当幸运的事情了。 “百灵前辈,眼下该如何离开万兽秘境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呢,至于修复这口灭生炉的事情,却是没那么多心思去想了。” 百灵道君对此却是并不太在意,他笑着开口道:“这有何难,将你身上的灵材全部取出来,我来教你如何脱身离开此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