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王家制度 (第1/2页)
青石矿脉,济远城郊外 “孝节叔,麻烦你了。” “不麻烦,既然是你和明秋的事情,我自然要支持。” 王孝节捋了捋胡须,笑道。 “待孝节叔忙完济远城之事,务必来入云山,灵真要好好招待一番。” “哈哈哈,好,好!” 王孝节笑颜满面,这次李家子找他往长阳坊市捎点东西,竟也愿意付一百块灵石。 要知道长阳坊市虽远,但王家经常有人往返龙台府与长阳坊市两地,自己不过开个口的功夫,就赚到了一百块灵石。 起来,李家这子出手好大方,李家就这样纵容他? 不过越纵容他越好,这样自己才能在他身上赚更多的好处。 想到李家,王孝节突然变得神秘兮兮,展开神识左右张望,待看到四周空无一饶时候,才低声问道:“听南边那个唐家,找你们李家麻烦了?” 李灵真眉头一扬,他救下李桓仁之后,此番来济远城,主要就是想打听王家的内部消息,没想到他还没挑起这个话题,王孝节就率先开口了。 “是啊,孝节叔在这济远城也能听到风声?” “我这又不是苦差事,我这个主事不能轮换,不代表底下那些人不能轮换。他们新来到这儿,可带来了不少新鲜事。” “哦?不知道龙台府怎么看待我们李家和南边唐家的事?” “这个嘛,我也不是很清楚,哈哈哈!” 王孝节打了个哈哈,他好奇唐、李两家的事情,但不代表自己会透露王家的看法。 “孝节叔刚才还在酒局上与我结为忘年之交,怎么这会就忘了?” 李灵真故作不满,又给王孝节塞了五十块灵石左右。 “这个......” 王孝节掂量了一下手中灵石的重量,实在不想推回去。他想了一会,叹气道:“我告诉你,你可千万别是我传出去的,不然我在家里就不好过了。” “孝节叔放心好了,除你我之外,只有知地知。” “那好,我就告诉你,家里为你们两家的事吵翻了。” 吵翻了? 李灵真讶异,原本他以为,王家会更偏向于唐家,不然唐家怎敢出手? 但从王孝节的法看来,王家似乎对李家,也保留重视。 “孝节叔可再详细?” “这个却是不好,你让我想想。” “你可知道,我们王家有直脉、支脉之分?” “我不知,何为直脉,何为支脉?” “这要从四百年前起,当时我们王家立足于望县已经有五百年历史,早就是远近闻名的筑基家族了。但是,望县之外,还有不少地方遗留着初代老祖的血脉,这些血脉也有部分成为了修士,有的甚至成立了修真家族。” “那会我们王家的老祖宗定远公提出,要把所有的王家血脉集中在一起发展。这个计划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想把所有人集中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王家的灵脉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为此,定远公带领家族攻领了沧龙盆地,把沧龙盆地打造成了王家新的聚居点。” “有了沧龙盆地,王家所有子弟,都愿意过来望县。在这些人中,不乏练气后期修士,甚至还有几个筑基修士。定远公因此制定了十四房制度。十四房中,前四房由原本的望县王家人组成;五房、六房、七房由望县之外的王家筑基修士自主组建;剩下敖十四房,则分配给了其余练气修士。” “也是因为十四房制度,王家又出现了直脉、支脉的划分,前七房有筑基修士的视为直脉,后七房没有筑基修士的视为支脉。十四房不是固定的,谁也不敢确定下一代的筑基修士就会在本房诞生。一旦本房失去所有的筑基修士,哪怕它原本是大房也要跌落至后几房,同时失去直脉资格。直到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