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天才还是疯子 (第1/2页)
“网上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那位东景大学的数学教授可没资格当你对手,我已经让数学会对霓虹数学组织进行了谴责并暂时中止与他们学术交流活动。” 前往会场的路上,袁成明停下脚步轻拍徐昀的肩膀说出这番话。 显然昨天晚上的事他已经知道。 不过他却并没有多少担心,从唐延山口中他已经知道徐昀彻底证明拓扑群论,如此只需要在今天报告会上宣布这个消息,他在数学界的权威和地位便没有任何人能够碰瓷质疑。 只能说那位大野雄选错了人,年纪可不是判断一个人实力的标准。 踢到钢板上还能有好。 “我知道该怎么做。”徐昀转过头回以微笑。 “你小子藏的也太深了,既然早就完善了拓扑群论将其变成理论,为啥不早点发表论文。”最后才知道这个情况的汤谷聪很是埋怨。 想到自己前段时间经常以讲课的名义过去京州进行线下催更。 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自从拓扑群论被徐昀提出,几乎都快成了他心病。 迫不及待想确定这项理论能否成立。 结果却未能第一时间看到论文,实在是叫他感到非常遗憾。 徐昀自知理亏,闻言连忙陪笑道:“这不是汤院长您向潘院士推荐我进激光雷达项目,导致没有足够时间完成论文嘛。”巧妙把责任又推回到了汤谷聪身上。 “那这事还怪我了?” 汤谷聪仔细想了想,很是郁闷。 当初他是觉得把徐昀喊来帝都大学,刚好方便他进行线下催更。 有时间还可以交流学习。 谁能想到那个时候徐昀就已经完善了拓扑群论。 关键加入激光雷达项目没多久,就从成员变成了项目主要负责人。 确实没有太多额外时间搞论文。 这时旁边的唐延山打了个圆场,暂时岔开话题。 “咱们还是先进场吧,反正上午徐昀就会在报告会上讲他的拓扑群论。” 唐延山虽然没有询问徐昀要讲的内容,但在这种情况下不用想也知道拓扑群论最适合。 根本不存在第二个可能。 徐昀闻言则只是嘴角噙着笑容,认为此刻先卖个关子给他们带来惊喜更好,所以并未主动解释自己打算在报告会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汤谷聪一听这话,顿时不再多说什么,走在前面快步朝会场走去。 …… 参加报告会的人很多,徐昀在里面也见到不少熟悉的身影。 比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德利涅威滕他们。 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格里菲斯。 以及明特博士等。 每届国际数学家大会除了公布菲尔兹奖,剩下的最大看头便是报告会。 因为能上台作报告的内容基本都是数学界近几年最新的进展。 对自身也能带来很多好处。 受到别人的启发诞生出灵感刚巧解决自己的问题都很正常。 徐昀并没有和他们交谈过多,仅打了声招呼攀谈两句便各自回到座位。 值得一提的是,徐昀并不是首位上台报告的人。 伴随报告正式开始,名叫卡尔的剑桥大学教授上台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现代数学中关键问题奇点和线性系统的研究。” 因为对方主要研究的领域也是代数几何,并且还涉及更高维度的双向几何,徐昀听的倒也非常认真,甚至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又多了新的感想。 事实证明能在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的确都是有了较大研究成果的数学家。 不知道比大野雄那种水货高出多少档次。 报告内容是同步线上直播的,毕竟全球那么多数学家难免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前来参加。 如此便能选择线上报名方式参与。 至于普通观众则只能观看电视部分转播,无法参与到实时讨论中。 以往几届数学家大会,碍于门槛问题普通观众并不会特别关注。 在国内基本上没多少热度。 可这回完全不同。 首次有接受传统教育的国人拿到菲尔兹奖,并且还是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想不去关注网上铺天盖地的消息也会屏蔽不了。 加上这还关系到和霓虹数学界的比较,哪怕国内正值夜里也要守着。 为方便国内网友讨论,微博知乎哔站等平台都特意开设了相关话题讨论区。 方便大家掌握最新消息。 哪怕随便点开一个,都能看到评论恐怖刷新速度。 都在期待徐昀报告会上要讲述的内容。 “报告开始了吗?” “马上读数学专业的学生前来瞻仰徐神风采,请问什么时候轮到徐神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