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长江学者 (第2/3页)
国家的骄傲啊。” “顾院士叫我小徐就好。” 徐昀并没有全然接受这份称赞,而是主动把自己摆在晚辈的身份上。 毕竟对方除了是科学院院士外,还有重要身份。 “你的教授身份可没有半点水分,这和年龄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另外说不定你很快也会成为院士,所以我们还是按学术界身份称呼的好。”顾长志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减言语越发和蔼。 话音刚落紧接着他又开口说起另外一件事,算是给了徐昀一个意外惊喜。 “对了。” “我们已经决定授予你长江学者荣誉称号,过两天相关名单就会进行公示。” “长江学者?” 听到顾长志这句话,徐昀有些微怔。 对于长江学者他自然不陌生,和杰青一样都属于学术荣誉称号。 是对学者实力以及所做贡献的肯定。 只不过长江学者针对教授,其计划主要是支持高校聘任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聘期内可以享受每年二十万的奖金奖励。 他现在虽然对奖金的多少并不在意,但获得长江学者称号倒是距离院士更近了。 尽管这确实是件好事,可他印象中并没有申请长江学者的提名以及参加评选大会,就像是直接把这个荣誉称号按在了他身上。 快速思索两秒回过神来后,徐昀主动追问。 “顾院士。” “我好像并没有参加长江学者的评选。” “怎么会……” 可惜话还没有说完,便被顾长志抬手打断。 “这份荣誉本来就是你应得的,长江学者的事就不用你费什么心了,如果我猜的没错接下来你在帝都应该还有其他事情要办吧。” 说到这里顾长志嘴角的笑容显得有些神秘,显然知道的事情要更多些。 把话听到这里,徐昀顿时便明白了,估计门框机器人装甲的事已经在内部流传开。 单凭这项成果获得个长江学者称号那都算是拿高射炮打蚊子。 相信拿到今年的科学技术奖项都没问题。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便也不再纠结这件事,只是再次开口向顾长志表达了谢意。 “我明白了,多谢顾院士费心。” 旁边的袁成明涉及的领域更多还是数学,并不知道门框机器人装甲的事,听到徐昀继杰青后又获得长江学者荣誉称号后,自然是发自内心为徐昀感到高兴。 “你这提升速度还真是快到让人羡慕啊,说不定到时候一轮评选就能成为院士。” 袁成明满脸笑容的说着,想到自己这一路走到今天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怎么可能会对徐昀不羡慕。 当然羡慕归羡慕,里面并不包含嫉妒。 毕竟谁让他年轻的时候达不到徐昀的成就呢。 天才总不能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 院士的评选是非常严格困难的,往往需要几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徐昀虽然很清楚里面的流程,实际上却并没有去想太多。 主要他现在还很年轻,评选上院士那可以说是板上钉钉迟早的事情,的确没有必要过度追求早几年。 况且他的实力已经成功证明,相信经过这次门框机器人装甲的项目,今后无论他想要研究哪个方面的项目都不会为经费担忧。 徐昀并没有和袁成明深入讲这件事,同时也放弃了对顾长志追问。 接下来的时间他又先后和不少人打了招呼,等颁奖典礼正式结束和陈诗禾回到酒店时,饶是他经常锻炼也感觉到非常疲惫。 怪不得很多科研工作者宁愿把大把时间泡在实验室里也不想去参加这种活动。 只能说都是有道理可循的。 维护人际关系要比搞科研累的多。 幸好等他负责完门框机器人装甲的生产线改造,就能回京州大学安心当教授上课,届时没有新项目的情况下无疑能轻松很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首届徐昀数学奖彻底落下帷幕后徐昀也联系了李廷波。 双方约定好见面时间和地点。 总之越快越好。 这次参加颁奖典礼带来了陈诗禾,如果他在帝都待的时间过久的话,那么陈诗禾就需要先回京州。 眼看他们的婚期越来越近,很多琐碎的事双方当事人总要cao点心。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徐昀和陈诗禾便在酒店里待了两天。 到达和李廷波约定的时间后,徐昀便乘坐专车前往负责军工生产工业集团总部。 与此同时。 网上徐昀数学奖带来的热度还没完全平息下来,便再次因为徐昀推向高峰,大家惊奇的发现官网最新公示出的长江学者名单中多出了徐昀的名字。 并且引起大量官方媒体的报道。 或许是徐昀给大家带来了太多惊喜,导致网友们的阈值明显提升。 看到这个消息后虽为徐昀感到高兴,但最多发条祝贺评论。 可偏偏徐昀的众多粉丝中有很多学术界专业人员。 徐昀目前正在进行杰青项目,按照正常的规则此项目周期约为四年,现在刚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