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6章 让全世界轰动的消息 (第5/5页)
有时间发挥出来。 对于孙正洪徐昀自然是放心的,听到这句话点了点头回应。 有京州大学材料学院全力合成材料,另外加上已经打了招呼的各高校实验室,短时间内应该能合成出足够份量的常温超导晶体。 这样研究可控核聚变装置便足够了。 到时候真等可控核聚变研究成功,常温超导材料也应该实现了量产。 可以运用到磁悬浮列车电机等领域上。 接下来的时间徐昀又想到了什么,便再次说道:“接下来就靠你们负责了,另外过段时间我应该暂时不在京州市,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线上联系我。” 他已经和侯盛昌那边进行了申请,常温超导材料项目解决完便调往等离子物理研究所。 参与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项目。 说起来和光刻机航天航母这些被海外领先的技术完全不同,人造太阳作为七方合作进行的国际项目,国内却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虽建造的托卡马克超导装置距离真正实现可控核聚变还有很远的路走,却已经能将等离子电流突破一百万安培并持续一千多秒的长脉冲高参数运行。 相信这次随着常温超导材料的攻克,这份数据肯定还会有新的提升。 孙正洪对于徐昀的下一步安排显然是知道些,听到这么快就要离开京州市,也不由得开口劝说了句。 “这么快吗?” “确定不趁着这个机会多休息段时间,说起来这次可还是打断了你的休假安排。” 孙正洪知道徐昀决定成立常温超导材料项目时,还没有结束自己的假期,要不是海外突然发出不成熟的消息导致安排被打乱,恐怕还不会那么快就进行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 对于这点孙正洪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希望徐昀能把休息时间补回来,再去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参与人造太阳项目。 他在网上也看到了外界有传言说,徐昀早就在深入研究常温超导材料。 是因为有了比较重要的突破,所以才临时组建了常温超导材料项目组。 但他却明白事情并非如此。 可以确定徐昀以前并没有深入研究过常温超导。 就连所拿出的材料合成方法,也都是项目组成立后研究出来的。 尽管让人感到很不可思议甚至是惊恐,但事实就是如此。 只能说徐昀在科研上的天赋,是其他人连想象都无法想象的。 徐昀选择无缝衔接参与人造太阳项目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原因,何况他既然已经决定的事情那么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更改,所以面对孙正洪的好意,他摇摇头开口回应了句。 “这次攻克常温超导材料没花费太长时间,更没啥劳累的地方,所以暂时就不休息了。” 将徐昀这番话听进耳中,不知为何孙正洪却总感觉有一股淡淡的忧伤。 外人眼中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在徐昀口中变得很微不足道。 关键他还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就连旁边的王升都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保持沉默。 孙正洪也了解徐昀的性格,知道这样说便不可能再改变主意。 于是便不再劝说什么。 “那好,这几天你就待在家里好好陪孩子吧。” 关心了这么一句,随即便带着王升朝实验室走去。 …… …… 是夜。 徐昀一家人在京州的房子里。 尽管时间已经来到了七点半,但客厅的电视中依旧播放着新闻。 “今日我国在常温超导材料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由科学院院士徐昀京州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孙正洪研发的ZK-33材料成功实现常温超导。” “此材料……” 作为国内在材料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自然会加入到新闻中播报。 且占据长达十多分钟的时间。 不过徐昀已经不知道这是他第多少次登上新闻,所以显得并不怎么在意。 而是帮忙收拾着桌子,待母亲王春芳和陈诗禾弄好饭菜后一家人吃饭。 倒是徐宁萱和徐子砚这两个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的津津有味。 年纪较小的徐子砚还不太理解新闻里的内容,倒是上了小学的徐宁萱很是好奇,当即从沙发上下来小跑到徐昀腿边开口询问。 “爸爸,什么是常温超导材料啊?” 虽说哪怕以徐宁萱的年龄理解起来常温超导材料的概念也会颇为吃力,但面对女儿的询问徐昀却并未敷衍什么。 随即蹲下身来很是认真的讲道:“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材料,它能够让列车跑的更快,并且彻底解决我们的能源使用问题。” …… “爸爸好厉害。”徐宁萱半懂似懂的歪着小脑袋,思考了好一会才说出这句话。 这也让徐昀脸上堆满老父亲的笑容,直接把女儿抱了起来。 刚好这幕被转身的陈诗禾看到,瞬间神情便被幸福的笑容所取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