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出了事算在老沙头上 (第2/3页)
“老支书,听说生产大队合并的事情,上面都批了?” 等坐下后,孙向阳开始问道。 “对,都挺顺利的,现在可是没有沙坪坝了,只有双水湾。” 回答问题的却是沙宏成,提起沙坪坝成为过去式,他更是满脸感慨。 毕竟沙坪坝的历史可远比双水湾更久远,可现在,却没了。 不过沙宏成也只是感慨罢了,相比能够让沙坪坝的人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一个名头,没了就没了。 “行了,你就少得了便宜卖乖,你去问问别的生产大队,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跟沙坪坝换一换。” 老支书没好气的说道。 沙坪坝搬迁到双水湾之后,不少生产大队都泛着酸。 毕竟现在的双水湾可不是以前的双水湾了。 左手煤矿,右手剪纸画,谁不羡慕? 而且,马上双水湾就要通上电了,除了公社那边,下面的这些生产大队,双水湾是唯一一个通电的。 至于那些生产大队不是不想通电,而是没钱。 毕竟县里不支持,公社穷的叮当响,指望大队自己筹措资金,买电线杆,买电线,自己想办法接上电网,可是一个比一个难,说一声难如登天也毫不夸张。 最关键的是没有rou眼可见的利益。 那些生产大队就算砸锅卖铁通上电,可通电以后有什么用? 对他们来说,除了照明之外,还能干嘛? 至于说浇地,还不如买两台柴油机抽水泵。 所以这笔账,不管怎么算,都不值得。 自然,大家就算有这个心思,也不会付诸于行动。 浪费那么多钱,还不如多买点粮食呢。 “双水湾能有今天,那也是因为向阳厉害,跟你这个老家伙有什么关系?要是向阳加入我们沙坪坝,哪有你们双水湾什么事情?” 沙宏成冷哼一声。 “可惜,向阳他姓孙,你就算再怎么不服,也没用。” 老支书得意的说道。 听到他的话,沙宏成气的满脸铁青。 孙向阳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之间也没少争执,经常吵的脸红脖子粗。 至于是不是故意的,恐怕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 不过以孙向阳对老支书的了解,两人演戏的成分居多。 同时也有些明白,为什么私下里双水湾跟沙坪坝的社员关系会有些紧张,两个老家伙这是在故意把矛盾挑起来,然后等着他回来,再快刀斩乱麻,全部收拾掉。 某种程度上,也是给他立威的机会。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畏威不畏德,光靠给好处,时间一久,就容易得寸进尺,这是人性。 “对了,研究所那边怎么样了?” 孙向阳赶紧打断两人。 “按照你当初选的地方,地基都差不多打好了,而且又建了个砖窑,回头只要买点水泥来,很快就能建好了。” 老支书也没再跟沙宏成斗嘴。 “至于程工那边,当初收到你托人邮寄来的那些书后,就跟着了魔一样,除了研究所那边,几乎天天窝在窑洞里,除了要求买了些纸和笔外,倒是没提别的要求。” “砖窑产量怎么样?研究所的设备已经都订好了,最多一个月就能运来,所以研究所那边必须要建好。” 孙向阳来的时候,还跟黄德发确定了一下那些设备,不少都已经购买好,目前存放在黄氏集团的仓库了,但也有一些,因为香江没有,只能从英国那边运来,所以就慢了些。 但不管再慢,一个月后也差不多能到了。 到时候黄氏集团会派人将所有的设备一起运到双水湾。 到时候如果研究所还没有建好,那些设备就只能放在外面,按照往年的规律,到时候这边也会下雨,还有就是大风天气,漫天黄土袭来。 就算设备包的再怎么严实,也难免会受损。 所以最好在设备来之前,就把研究所建好,到时候直接将设备安装上,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产量还行,这段时间试了几次炉,又从外面请了几个烧砖的师傅,基本都合格了,只要日夜不停,供应研究所那边肯定没问题。” 老支书就差拍着胸口保证了。 之所以建这个砖窑,也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所,因为按照孙向阳当初的规划,今后双水湾少不了大兴土木,光从外面购买砖,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