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不谙_第三十四章一份过于大胆的企划书(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一份过于大胆的企划书(3) (第1/2页)

    为什么会是十倍,而不是九倍八倍呢?这就和我们一开始的一个设定,“汇通堂决定要拿出金库里九成的钱用于发放贷款”有关了。拿出九成的钱用于发放贷款,就意味着在金库里保留一成的钱。至于为什么要留下一成的钱,那自然是为了准备应付日常的客户取款。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成的钱叫做“准备金”。准备金和汇通堂存款总量的比率则被称为“准备金率”。在我们的例子中,汇通堂的准备金率是十分之一。

    然后,根据一系列数学计算的简化公式便可以得出结论,一定数量的钱除以准备金率,便是这些钱能够贡献的账面金额。如一百环除以十分之一,便是一千环。

    不过诸位读者仍需注意,这变戏法一般将一百环变成一千环的手段,并没有真的让一座仙城的财富增加九百环,而只是让可流通的货币增加了九百环。想要让财富增加,生活变好,本质上还是要依靠最基本的生产——一座仙城今年出产了多少石灵草,制造了多少艘飞舟,提供了多少服务。那么,货币的增加又是怎样促进这最本质的财富创造过程的呢?

    还是回到赵金丹买飞舟的例子。当许多赵金丹靠着贷款买到了原本需要拖很久才能买到的飞舟之后,卖飞舟的刘道心的生意就变好了。这样一来,她便会更加努力地生产飞舟。或许在想办法尽快生产飞舟的过程中,她创造了一种能够快速生产飞舟的管理策略,于是刘道心生产飞舟的速度便就此提高。当这种管理策略流传出去之后,其他飞舟生产厂商的生产速度也变快了。而当生产飞舟的时间成本降低,飞舟的价格也会慢慢下降。于是对于居民们来说,飞舟变得更加便宜,他们就能够更轻易地享受到飞舟带来的便利了。如此一来,居民们的生活水平便算是提高了。

    总之,如果说金睛子在上任之初的主要改革方向是提高居民在汇通堂的储蓄率,好为贷款业务的发展奠基的话,在与万汇行的合作开始后,她的主要改革方向便是直接提振贷款业务了。

    在这方面,汇通堂和万汇行算是功能互补,分工明确。汇通堂主要提供个人贷款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业务,而万汇行完全针对企业需求。尽管汇通堂也一直都有为企业提供的贷款服务,但体系的完善性毕竟不能和术业有专攻的万汇行相比,干脆让万汇行承担这一整块业务,倒更妥当些。

    除了业务上分工之外,汇通堂和万汇行还相互流调资金。其实这一点先前已经提过,所谓的“流调资金”无非就是说,在万汇行手头资金不足时,可从汇通堂的金库里临时取用,汇通堂若是金库匮乏,也可向万汇行求助。只不过这些临时的资金借调也都是有一定利率的,并不是白白相互借钱。

    以上是万汇行和汇通堂最基本的合作方向。但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双方的合作还带来了更大的好处。由于皆是金融机构,因此万汇行和汇通堂的工作人员在合作中也隐隐有着相互角力的心理。万汇行为了降低企业贷款的风险而推出了针对按时还款情况的保险,于是汇通堂也针对个人贷款推出了类似的保险;汇通堂把吸引储蓄玩得花样百出,于是万汇行也脱离了单纯的贷款业务,推出了企业存款;万汇行在大堂设计上十分讲究客户的隐私性,于是汇通堂有样学样隔出了几块可供清净商谈业务的场地;汇通堂发明了一个名叫“理财方案”的东西,用客户购买理财的钱分比例存入其他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府汇通堂,或是投资尧州各地公共项目的建设,分散资金,对冲风险,然后在固定期限之后返还客户以比存款利息更高的收益,万汇行便也推出了他们的“理财方案”,只不过投资的主要对象变成了企业……

    这一切的效果是显著的。到了一百十九纪末代下甲子的甲子年,也就是汇通堂与万汇行开展合作的第五年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