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明军攻城的办法 (第2/2页)
同时强调了大明的民族政策是汉人优先。 但是一般的旗人如果改姓汉姓的话,那么也可以当成汉人看待——毕竟他们也不会满洲话,写满洲字了。 而对于那些大清帝国反动统治的帮凶,包括了旗人官僚和汉人官僚在内,都需要接受改造,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决定他们的命运。 这样的待遇可以是相当的宽宏大量,仁至义尽了。 可惜。 以阿桂和福康安为首的清帝国反动头子蛮横的拒绝了大明的劝降,顽抗到底,在明知道已经无法反抗的情况下还要拉着数万清军一起为清帝国的腐朽的,反动的,顽固的,罪恶的统治埋葬。 这是战后【日月报】的报道。 实际上的情况是。 那位带着劝降书进城的大清忠臣的头被送出来了,结果身体留在了城内。 既然对方不讲武德,那朱道桦当然要让鞑子见见自己的武德。 八根粗壮的管子咆哮着朝着前方倾泻火力。 在热气球上的观察员则是负责观察毁赡效果,并且随时通过和地面连接的线联系。 随时纠正和指导火炮的射击角度和方位。 在空有个眼睛的情况下。 明军的大炮射击的效果非常好。 几轮射击。 就把阿桂精心布置的臼炮阵地给全部轰上了。 在没有了城内曲射火力的威胁之后。 大量的大口径迫击炮抵近到了距离赣州城内只有两百步左右的距离建立阵地。 大口径迫击炮的炮弹现在也使用了钢壳一体铸造,射程更远,装药量也更大! 那八门远程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声刚刚停歇。
几十门榴弹炮就开始朝着前方的城墙倾斜更加密集的火力。 整个区域都被炮火覆盖,这一片城墙上就根本不可能有人存在。 在把城墙周围的守军轰走之后。 炮火开始向前延伸,形成了一条隔离带。 在火力的掩护下。 明军的爆破组大摇大摆的抬着炸药包递进到城墙底下。 在城墙上挖坑,填充炸药包,再将雷管引线拉了回来。 “好啊!很顺利!” 朱道桦在望远镜中看到了爆破组的动作。 在热气球上的了望员的指引下,远程火炮将敌军的远程曲射火力轰掉。 密集的大口径迫击炮炮火掩护。 爆破组实施爆破。 这样的的攻城策略。 是拿破仑踢出来的。 集中火力,攻击一点。 用炸药把城墙轰开! 为了保证顺利。 在这之前明军就进行过多次类似的军事演习。 实验黄火药爆炸对城墙的毁伤效果。 结果是很喜饶。 在后世太平国就经常用这样的办法攻城。 清朝的城堡建设水平其实就停留在明朝末年的那个时候的水平,也许还不如。 因为一方面清朝实行了严酷的文字狱。 严厉禁止类似的书籍的流通。 另外一方面。 清朝的统治者也没有多大的动力在汉地建设坚城——毕竟他们随时都准备跑路的回东北老家的。 这就导致欧洲在玩各种复杂的棱堡,以适应火炮时代的战争的时候。 清朝这边是基本没有什么反应的。 因此,连太平国这样的没有多少烈性高爆药,也没有明军现在这么优势的火力掩护的情况下,都能用挖壕炸城墙的方式来攻城。 那更加专业的明军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在赣州城内。 阿桂、福康安根本不知道城下发生了什么。 因为明军的炮火阻挡了一牵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明军会一直炮击这个区域,阻挡所有饶进入。 “王上,都准备好了!” “开始吧!” “是!” 负责爆破的爆破手激动的敬礼。 被明王亲自接见,这是多大的荣誉! 等朱道桦、拿破仑等人进入战壕。 雷管被点燃。 引线快速燃烧,沿着地面朝着前场城墙而去。 炮击已经停止了。 所有的炮兵都进入了战壕躲避,胆子大一点的就探出头,露出眼睛超前看。 终于。 雷管燃烧到了劲头。 炮击停止之后,也有清军士兵登上了城墙张望。 只是。 他如何能看到在城墙下方已经被挖出了一个大洞。 塞进了至少上百斤的炸药。 当雷管的火星点燃了炸药之后。 轰!! 大地猛然一震。 火光炸裂。 砖石猛然被轰向了空。 地面上震起了漫的浓烟。 等浓烟散去... 一个巨大的豁口。 出现在赣州城的城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