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二十一章、这算赢了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这算赢了吧? (第2/2页)

>    但是乾隆还是表现出了赢下这一阵的欣喜,大声着给诸将鼓劲。

    一旁的和琳此时这是一脸的惋惜。

    “可惜啊!可惜,若是有数千骑趁乱冲击,逆明这一千多步卒就得交代在这里,只可惜这些沙包车挡住了去路了....”

    “若是没有这些沙包车,我军的臼炮又如何能安全的越可以够得着敌饶位置上?”福康安笑道。

    “皇上,现在这些沙包车全部都已经就位了,此时就应该派人守住这一线,将战线尽可能的推进到距离逆明阵地更近的位置!”

    依靠这些在战场上趴窝的沙盾车形成的掩护。

    清军相当于在距离明军更进的距离上发动进攻的阵地。

    凭借着兵力的优势。

    在更加近距离的冲锋下,明军的炮火的反应时间就会更短。biqμgètν

    也就是。

    只要能按照之前那样和明军磨,打消耗战。

    按照这个态势。

    吃掉这五千明军,绝对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还要让南方诸省绿营上去掘图填壕,以那些沙包车为线,挖掘出一道战壕出来,依托这一道战壕再发动进攻。还是按照那一套,先用南方诸省绿营冲,消耗对手的弹药,然后甘陕绿营和包衣军再寻找机会出战!”

    福康安道。

    和明军打消耗战么?

    和琳微微皱眉。

    大清耗得赢吗?

    “至少耗掉这五千明军是可能的。”福康安似乎知道和琳在想什么。

    我大清,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

    “打得不错!”

    此时和乾隆一样高心,还有我们的朱大明王。

    他正在接见新上任的龙骑兵旅旅长罗定山、

    能够在仓促成军的情况下取得如今的战绩。

    罗定山确实算得上是立了一大功了。

    “王上,这龙骑兵旅本来就是抽调各旅的猎兵组建的,都是各部精兵,能取得这样的战果也不意外。”罗定山笑道。

    两人并辔而行,朱道桦问道:“怎么样,这样的骑马步兵能不能纵横中原?”

    这才是朱道桦最关心的事情。

    想要按部就班的自己养出良种马,然后培养训练出大规模的骑兵。

    没有个十年八年的。

    还真的不太可校

    而朱道桦是不可能等十年八年再去攻略中原的。

    满洲八旗集团,越早被赶走越好。

    从乾隆在赣北地区的所作所为来看。

    他是真的不会在乎汉人百姓的性命。

    但是朱道桦在乎啊,要是打完了国内战争就损失上亿人口。

    那可实在是太让人惋惜了。

    因此,朱道桦绝对不会给乾隆多少时间,等南方事了之后,未来的北伐中原之战,必然是雷霆一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满洲八旗逐出中原。

    要完成这个目标。

    没有足够多的骑兵——或者是能够像骑兵一样进行机动作战的部队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而罗定山对骑马步兵的有效运用,无疑是让朱道桦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王上,这骑马步兵关键还是手中的家伙,装备了线膛枪,打得远,打得准,这才能发挥出骑马步兵的威力,既可游击,又能阵战,散则满星,聚是一团火,即使骑术差点也没事,只要能骑着马跑路就行,反正又不打骑马冲阵的战术。”

    罗定山道。

    “有大量的骑马步兵就足以牵制,乃至于战胜敌军的骑兵了,我军未来到了中原战场,也不用担心被敌军大规模的骑兵群纠缠住。”

    罗定山当然要向朱大明王推销好他的骡子兵了。

    若是未来大规模的增加骑马步兵的编制。

    那他作为第一支骑马步兵旅的旅长,未来肯定是要大用的。

    而朱道桦则是在盘算成本。

    如果只是要求能骑马的话。

    那训练成本确实不高。

    现在的许多步兵旅稍微训练一下就能当成骑马步兵旅来使用。

    而装备上。

    首先是战马。

    如果是用日本马的话,那日本马的价格不贵,可以大规模的引进。

    未来还可以汰换成更加优秀的蒙古马——而且可以用蒙古马和日本马杂交,形成大规模的马群,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其次是枪械。

    要用到线膛枪。

    在量产型蒸汽机没有被研发出来之前。

    要获得线膛枪的成本也是相当高。

    不过现在有了以蒸汽机为稳定动力的机床,明军生产火枪,乃至于线膛枪的成本都大大的降低,效率则是极大的提升。

    所以这方面也没有问题。

    一个骑马步兵的装备上的成本,大约是普通步卒的两倍——最主要的成本在马匹而已。

    逐渐一支三四万人左右的骑马步兵军团。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压力也不算太大。

    尤其是在彻底掌控南方之后,新大明将会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丝绸、瓷器生产基地。

    这可都是传统中国的拳头出口产品。

    在加上广东工厂的棉纺织品、药品、白糖、钢铁等新的产业链的扩大。

    到时候,大明将会凭借着这些“高科技”产业链,攫取到更多的财富。

    就在此时,一骑策马而来。

    “报!第十七旅战报!”

    朱道桦打开一看。

    眉头皱了起来。

    “输了一阵?杨遇春是干什么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