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东方干预舰队? (第2/2页)
/br> 在这种国情下。 如果皇帝把权力让给议会,实行虚君立宪制。 这和放弃性命有什么区别? 没有权的皇帝,还能在位置上待多久。 “不过君主立宪是大势所趋,如果孤王现在不做准备,这大明朝迟早会被共和革命推翻!” 朱道桦站了起来道。 “当然了,孤王也不会照抄欧罗巴的宪政,其实吾中华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东西,那便是周礼!” “周礼?王上要复周礼?”顾松骇然道。 难怪王上这些日子让各地官员、博士、豪绅入广州呢。 看来这事他已经琢磨好一段时间了。 “儒家不是要克己复礼么,现在孤王就来复这个礼,不过当然不是周礼,而是我朱道桦的礼!” 顾松愣愣的看着朱道桦。 这自古以来,开国称帝的人不知道多少。 克己复礼也不知道被多少人挂在嘴边。 但是真的要制定一部礼的,怕也就是眼前这位朱明王了。 “这段时间我会接见各界代表,询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会有个钦定制礼议事会,商议这大明之礼的总纲。” 现在能办的也只是一个总纲,细节还要慢慢才能填充。 所以这制礼议事会,还会有一个常设机构保留,慢慢的填充、补充大明之礼。 而这大明之礼的总纲成形,颁布的时候。 那就是朱道桦进江宁,称皇帝的时候了。 ...... 与此同时。 万里之外的欧洲。 英国伦敦。 街道上污水横流,整个城市散发出一阵令人作呕的气味。 “要面包,要工作!”
整齐的口号在街边响起。 那是一群失去了工作的纺织厂工人在抗议。 这种抗议还算是和平的。 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工人烧毁纺织机,甚至冲击伦敦唐宁街的过激举动。 这段时间伦敦城可以是动乱纷纷。 以至于英国王乔治三世都搬到了温莎堡办公了。 一辆马车在伦敦城内一路向西。 四轮马车前方挂着一面日月旗。 还有几名东方面孔的骑士护卫。 这表明了坐在马车内的人物的身份。 大明驻欧洲总领事林大公。 林大公也是随朱道桦从广州出逃到欧洲的。 不过他却并未跟着一起回去,而是留在了欧洲。 一方面道桦商行要有人管理,另外一方面,随着朱道桦取得了兰芳、广东。 他的身份也水涨船高,从道桦商行的大班,变成了大明驻欧洲的外交总负责人了。 而且他已经得了明王旨意,要让他返回中国。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第一任外交部的尚书的位置就属于林大公的了。 林大公听到了窗外传来的声音,不由得眉头紧锁。 起来。 这伦敦城发生了这么多暴力事件。 还和大明朝有点关系。 由于广东纺织业的崛起和蒸汽机带来的技术进步。 广东棉布很快就冲击到了英国棉布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广东棉布质量更好,价格更低,产量也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 印度市场上英国棉布被打得节节败退,让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的纺织厂老板们损失不。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还不算伤筋动骨。 因为英国还有欧洲、北美市场。 由于现在太平洋航线还没开辟,广东棉布要进入北美市场的难度有亿点点大。 所以虽然利润降低,但英国纺织业也不至于出现倒闭潮。 但随着广东棉布产业的崛起。 印度的棉花种植园的棉花就开始大规模进口到了广东。 这一方面是挤占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原材料来源,另外一方面也推高了棉花的价格,进一步导致英国棉纺织业的成本上升到了英国的棉纺织业者无法忍受的地步。 以至于这几个月来。已经有不少棉纺织厂倒闭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林大公知道。 这段时间。 伦敦议会是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 温和一点的也只是要提高贸易壁垒,要用炮舰封锁中印航线,禁止中国的商船前往印度。 激进一些的则是要在印度洋广发私掠证,要让中国的商船不敢出马六甲海侠。 更加激进的就要炮舰围攻广州,迫使大明王朝放弃棉纺织业的生产了。 而且激进的声音越来越占据上风。 更加让林大公担心的是。 大明在欧洲几乎没有朋友。 英国现在是喊打喊杀,西班牙担心菲律宾殖民地的安全,对大明颇有忌惮,荷兰的南洋殖民地被大明抢走了,法国这边自顾不暇。 所以... 一个不心。 可能就会出现一个欧洲诸国联合的东方干预舰队了... 他现在前往的就是温莎堡,要去见英王乔治三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