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家族会议1 (第1/2页)
年夜饭仍旧是母亲亲自下厨做的满满一桌子饭菜,这次的菜品是下了大本钱。 清蒸东星斑、葱爆大龙虾、响螺鸽子汤等海鲜豪气十足,白斩鸡、脆皮鸭、猪肚鸡等飞禽样样俱全。还有各色蔬菜,一共是12道菜。 “妈,这一顿菜半个月工资没了吧!”韩采薇喝了一口响螺汤,舒服的眯着眼说道。 韩采薇也是好久没吃到正宗家乡菜,吃上一口,就感觉幸福满满。 “差不多,不过你们难得回家,我们家现在又不缺钱,当然要做点好的犒劳你们了。”母亲苏丽笑道。 自从儿子事业腾飞,两口子心里就舒坦起来,花钱也比过去舍得。 “我刚和爸说了,过完年给爸妈买一套别墅,让他们晚年好好享福,大哥你过完年帮忙cao办一下呗。”韩风啃着鸡腿,含糊不清的说道。 “没问题,我办完这个事再去香港。我不出钱,出点力气还是应该的。”大哥韩海憨笑道。 自家弟弟给他和韩采薇都在京城买了房,尽管他可能住不上,但是弟弟的心意他是十分感动的,一套几百万的房子,说送就送,不是一般人舍得的,哪怕是亲兄弟。 给父母买房,他作为家里老大,没出钱就罢了,跑跑腿是无论如何都要做的。 “大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韩风连忙说道。 “对对,阿海,你不送房,给我们找个媳妇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了。”母亲苏丽半开玩笑半催促道。 “妈,我尽力。”韩海只好苦笑着点头答应。 一顿其乐融融的年夜饭吃完,照旧是看春晚。韩风虽然对春晚什么的不感兴趣,到底是陪着父母坚持从头看到尾。 看完了春晚,韩风拉了拉大哥,示意他下楼。只是兄弟俩下楼的时候,韩采薇也跟了上来。 “走,下楼放烟花。”韩采薇挥舞着几张百元大钞,意思是去买点烟花放。 “走吧!”韩风笑笑,只好和大哥跟上。 这片老街区,不像新城区,都是住了相当久的人了,不存在什么返乡的问题,越是过年,越是热闹的不得了。 街边的店铺都还开着,许多人都是边守着店铺,边看着电视。 在街角的一个小超市门口,韩采薇买到了一大捆烟花,让大哥和韩风两人分别抱着,带着两人朝一个小桥走去,桥上放烟花的人一拨一拨的,络绎不绝。 “大哥,公司还有钱吗?”韩风慢慢走着,问起了公司的情况。 “还有58万,这一年,一共花了2百多万买黄花梨,人工开支和仓库租金都不多。”韩海一本正经的回答着。 “买的有点少啊!”韩风微微皱眉,这一年买黄花梨花的太少,以后增值的基数就少了。 “海黄本来产量就很低,在民间找起来也很难找,而且我估计越往后,越难收。”韩海沉声道。 这一年在琼省混迹那么久,碰到过的收黄花梨的商人不止一个两个,显然是有不少人也很看好这块市场。海黄一年的流通量就那么点,好些人一瓜分,就更少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一年到头才收了十二三吨。 “也是,聪明人不止我一个。你不是说有什么打算的么,跟我说说看。”韩风想起前一段时间,大哥打电话说的话。 “我是想,每年只收货不出货也不是个事,以后收到的货总要变成钱的吧。我是想在香江置办一个家具厂,每年都生产一些家具流向市场,慢慢的把名气做起来。香江的富豪那么多,买的起高档的实木家具。”大哥缓缓说道。 “想法很好,可是工厂要厂房,还要熟练的师傅,这些怎么解决呢?”韩风问道。 要是在内地开厂子,比如粤省这一带,土地随便买一块,再建一个厂房,花不了多少钱,粤省的木匠师傅也是顶尖,轻而易举就能做起来。但是要是在香江置办一个厂子,还要招工人,难度不小。 但是韩风也没反对,这块交给大哥负责了,他选择在香江而不是家乡开厂,定然是有道理的。 “厂房的话可以租一个,其实买一个也行,现在香江空置的厂房很多,很多干不下去的老板想要转手。工人的话从粤省招过去做工,也是可以的。”韩海看来是全盘考虑过,应对自如。 “用我们辛辛苦苦收来的海黄做家具,现在卖不上价,太浪费了。”韩风又说道。 “其实可以进口越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老挝大红酸枝等等做家具,这些国家对木材出口也不限制,市场上这些木材我也了解过,和海黄一样,长得慢,产量也不高,迟早要涨价,多囤点这些货也可以。”韩海颇有远见的说道。 韩风不由得看了一眼大哥,没想到大哥读书不多,对互联网不在行,做商贸这块嗅觉倒是挺强。不错,这些木料日后虽然价格远远比不得海黄,但是也是大几十万甚至大几百万一吨的高档木材。例如小叶紫檀,上百万一吨,再例如越黄,稍微好一点的都是五六百万一吨。一件小家具卖到几十万、上百万轻而易举。 十多年后那些十几万买什么大件紫檀家具的,越南黄花梨家具的,想都别想,百分之一百是假货,普通实木贴皮而已。 “那你去办吧,缺钱的话跟我说。”韩风点点头,觉得让大哥去办这事没什么问题,就是亏了,也就顶多亏一点投资厂子的钱。 “我明白,厂不用太大,初期投资应该不会特别多。”韩海应道。 “还有,你干脆借着这次机会,申请香江身份吧,我记得投资达到一定的数额,是可以申请永居身份的。这方面你去问问汤显生,让他帮忙办一下。”韩风突然说道。 对自己要不要申请香江籍,韩风还没想好,但是让大哥先加入进去无妨。 “行,港商这块虎皮,借来用一用很好。”韩海也点头。 韩海也知道这年代,一个外商或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