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激荡1977_第22章:十里洋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十里洋场 (第2/2页)

    约有十几二十层的大光明电影院楼下,张贴着《智取威虎山》与《沙漠的春天》两张巨幅手绘电影海报,一辆三轮车打着响铃与聂子航擦身而过,带起一阵冷风。

    他顺势侧头,瞧见“红心高筑,艰苦奋斗”的标语,两个穿军大衣的年轻女人站在标语前照相。

    街道的尽头,一座刷满红漆的建筑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红房子西菜馆。

    这是1978年年初,整个上沪南京路的景象。

    那么1978年年末呢,或者1979年,当带来巨大变革的政策在全国的土地上响起,那时的上沪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

    大风呼啸的时代即将来临,此时站上风口,就算是需要产后护理的母猪,也能在暴风中昂首起飞。

    想到这里,聂子航忽然把目光投向聂子健。

    他走过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指着近处那栋最高的大光明电影院,半开玩笑地问道:“想不想留在上沪?”

    聂子健毫不迟疑地点头:“想!”

    ……

    傍晚五点钟,聂子航与余晓丽再次坐上黄包车,来到上沪鼎鼎有名的大酒店——和平饭店。

    始建于20世纪初的和平饭店,俨然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经历70余年的巨大变迁,它已然成为了上沪地标性的建筑物。

    聂子航走进酒店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里的布局与2023年的和平饭店大体一致,就连某些经典的装饰品,也基本没有区别。

    “1952年,和平饭店所在的汇中大楼被收归国有,到1965年的时候,汇中饭店被并入和平饭店,成为和平饭店南楼。”

    余晓丽一边向聂子航介绍着和平饭店的部分变迁历史,一边跟随侍者的脚步,来到包厢门外。

    聂子航有点局促的搓了搓手指。

    虽然不担心背景调查,但面对工业局的高层领导,说不紧张也是假的。

    侍者领先一步推开门,包厢内,一個身穿大衣的中年女人坐在首位。

    与此同时,余晓丽充满惊喜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妈,怎么是你!”

    ……

    聂爱红与聂子健用一下午的时间扫荡了南京路上几乎所有的糖果店、糖水店……甚至连早餐店都没放过。

    三两大白兔奶糖、半袋子的话梅糖,还有半两粮票买的油条。

    聂子健几乎累瘫,一头倒在了床上。

    “我说姐,你从哪训练出这么好的脚力?”

    聂爱红含着一颗甜津津的话梅糖,两腮冻得红扑扑的,手里抱着一杯热水,心情愉悦地说道:

    “咱们今晚就该去看一场电影!以前都是在厂里集体看,或者县里组织观影才有的看,哪里去过这么大的楼!”

    “你说,在那里头看电影是什么滋味?”

    聂子健闻言,也起了好奇心,埋在被褥里的头转了过来,想了一会儿:“我猜,就和坐县长家里看电视似的,可以躺着坐着歪着,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话音刚落,一阵“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

    “哥回来的这么快?”

    聂爱红放下水杯,走过去拉开门把手。

    “韩……韩技术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