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货运 (第2/2页)
卧车厢的窗帘子,必须保持时刻遮挡状态.” “.” “乘客如果级别比较高,我们的乘务员应该尽量做到不打扰,让乘客能够在列车上好好休息。” “如果遇到特别的事情,尽量跟乘客的秘书商量.” 李爱国逐条讲解,乘务员们听得频频点头。 张雅芝的眼睛更是亮了起来。 她当了五六年的乘务员。 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里面竟然有如此多的道道。 白车长见乘务员们都一副虚心学习的样子,也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李司机的观点是正确的。 逐项学习,确实可以提高乘务员们的积极性。 讲解完细则,只花了不到十分钟时间。 白车长带着乘务员们开始按照讲解的内容进行实践。 李爱国则跳下了列车。 站台上。 乘客们的喧嚷声,站台上卖老冰棍的叫喊声交织在一块,形成欢乐的音符。 李爱国穿过拥挤的人群,挎着帆布包,装作检查火车的样子。 沿着铁轨,走了一段距离,来到跟小黑胖子约定的地点。 铁轨两边本没有路,当那些逃站台票的人,带着钢丝钳出现的时候,也就有了路。 每个车站的铁丝栅栏围墙,都会有一个“狗洞”。 小心翼翼穿过“狗洞”,谨防断茬钢丝划破衣服,李爱国往小树林里走去。 小树林里,小黑胖子早就等着急了,听到脚步声,连忙搓着手迎了上来。
脸上写满焦灼,眼神中闪烁着恐惧。 他还是第一次干这种大事,心中一点谱都没有。 “爱国哥,你怎么才来。” “耽误了点时间,东西带来了吗?” 李爱国没有嗦。 “带来了。” 小黑胖子朝后面招招手。 七八个年轻人从后面树林里传出来,他们都是粗布短衫打扮。 每个人都背着鼓囊囊的帆布包。 这些年轻人中,李爱国只认识小白胖子。 “走,跟我来。” 李爱国带领着一行人猫着腰往列车走去。 颇有几分铁道右击队的感觉。 此时。 列车正静静的停靠在站台上,正处于检修状态,周围没有任何乘客。 李爱国让那帮说相声的,把帆布袋把包裹装在车头外侧的空箱子里。 箱子很大,七八个帆布袋子,竟然还没有装满。 关上铁板。 李爱国取出一把铁将军,锁上了箱子。 身为副班司机,李爱国的责任就是保管物品,钥匙和锁都是曹文直交给他的。 其中未免没有让李爱国捎带货物的意思。 做好一切,李爱国跳下了司机楼,跟小黑胖子约定了下次的货物,然后就往宿营车厢走去。 按照预计,这趟捎带了五百多斤货物,至少能挣六十块钱,就算是分成三份,每人也能分到二十块钱。 李爱国不像王大奎和小黑胖子,要养一大帮小兄弟。 这些钱全归他自个。 每个月刨去休息的日子,只干二十次,就能挣到四百块钱。 跟后世月入十万差不多了。 要不了多久,咱李爱国就能凑齐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 然后娶个婆娘,生七个八个娃子,组建一支足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想着美事。 李爱国哼着小曲回到了包乘车厢内。 大概两个小时后。 火车按时从津城出发,顺利抵达京城。 火车头在京城站同车厢脱钩后,驶向机务段。 王大奎带着表弟张二炮,早就骑着倒骑驴,等在了机务段外铁轨旁的歪脖枣树下。 火车头里,看到即将抵达歪脖枣树。 李爱国借口有点天气有点热,让刘清泉驾驶火车,自个从车头侧边的门钻出去。 看到李爱国的身影,王大奎和张二炮冲到铁轨旁,拼命的朝李爱国招手。 在飞驰的火车头上,取出钥匙捅开大铁锁,李爱国拉住帆布袋子朝下面扔去。 七八个帆布袋子,翻滚着落到了地上。 王大奎和张二炮,连忙把袋子装在倒骑驴上,骑上倒骑驴扬长而去。 看着他们的背影,李爱国抽了口眼,眼睛微微眯起。 挣钱的滋味,还真不错。 不过。 利用火车头来捎带货物,每次捎带的货物很有限。 要是能够在乘务员中,找到一个可靠的帮手,利用宿营车厢来捎带货物。 肯定能做大做强。 只是人心叵测,可靠的帮手很难得。 还得慢慢谋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