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赶的巧 (第2/2页)
不阿,亮节高风,有着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为官二十年来,修捍海堰,赈灾济民,苏州治水,兴教办学,等等好事一箩筐,实实在在一个实干家。那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言语,更是高风亮节,为士大夫的楷模。” 白玉天道:“此等好人物,依附于他定是好事,不知他现居何职?” 宁镇安答道:“听说西北边李元昊脱离我大宋称帝,建立西夏国,闹腾的极为厉害。朝廷因边事吃紧,皇帝陛下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将他从越州召回京师,十有八九让他到西北去御敌。” 白玉天听到范仲淹十有八九会去西北御敌,心中极为欢喜,只因他心中爱人崔莺莺就在西北,欢言道:“李老,那范仲淹大人的武功很高吗?” 明智上人见白玉天像极了一个白痴傻蛋,内心隐隐发笑,答道:“我问你,秦皇汉武,他两人的文治武功怎么样?” 白玉天见过明智上人一脸轻蔑的笑容,内心有些苦涩,勉勉强强地答道:“这两位大人物,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的。始皇帝一个矮子,一扫六合,开创封建集权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武功之高,万古流芳。汉武帝凭一己之力,将匈奴打的哭爹喊娘,从此华夏有了大汉民族,武功之盛,少有人与之比肩。” 明智上人微笑道:“若将此二人放到江湖来混,武功高吗?” 白玉天笑答道:“我一脚可以踢飞两个,全都乘鹤西归。” 明智上人说道:“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家大人物要的是脑子灵不灵光,不是胳膊粗不粗壮。皇帝都敢让他范仲淹去西北治军、御敌,他的武功要是不好,那岂不是朝廷之不幸。”
张燕儿听到王秀兰的肚子好像轻微地“咕咕”叫了几声,走到白玉天的身边,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说道:“宁三叔他们好像没吃午饭,你要不问问?” 白玉天交谈太过投入,没在意这些事,听过张燕儿的言语,静下心来一听,宁镇安的肚子真就有着“咕咕”的响声,朝张燕儿微微一笑,对宁镇安夫妇问道:“三叔,三婶,你们吃过午饭了没有?” 宁镇安涩涩一笑,答道:“在城外激战了一场,忙于逃命,还真没顾上。” “那你们宽等一会儿,我这就帮你们弄去。”白玉天牵上张燕儿的小手,朝厨房走去,就想日后来个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离开前院,张燕儿伴在白玉天的身边,搂着白玉天的腰身,边走边说道:“白大哥,宁镇安当年出卖了你爹娘的行踪,你见到他们,怎的跟没事一般啊?” 白玉天搂着张燕儿的肩膀,将脸儿在她的秀发擦了擦,答道:“我三叔当年那么做,也是被逼无赖,我不能记恨于他。况且,于一般人而言,友情轻于亲情,人之常情,谁愿意看着自己的妻子儿女无辜受他人牵连,而枉死在自己面前的。” 张燕儿小声问道:“那你以后,要是在万般无赖之下,也会为了亲情而抛弃友情吗?” 白玉天停下脚步,微微一笑,答道:“亲情在于割舍,友情在于信任,我可能不会那么做。我师傅说过,纯阳门人,一生当活的坦坦荡荡,心中充满正气,就算死了老婆,可以殉情自杀,绝不能受任何要挟,受人摆布。” 张燕儿听过,心儿有些难受,小声说道:“那你岂不是个坏人?” 白玉天笑答道:“从离开匡庐山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想过自己一定会是个好人,但也一直在朝做个好人努力,从未绝望过。至于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我也不知道。我只觉得,帮了谁,于谁而言,是个好人;害了谁,于谁而言,就是个坏人。总得来说了,我希望我这一生,在你跟崔莺莺面前,能是个好人,有爱无恨。” 张燕儿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想做个真好人挺难的。” 白玉天道:“不肆意追求名利,万事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过头饭不吃,过头话不说,过头事不做,做到将心比心,我想应该差不了多远。” 张燕儿微笑道:“可你决意跟屠龙会为敌,就是违背了‘过头事不做’的道理,怕是难以做到‘真好人’了。那些坏人,有的是心狠手辣,有的打击报复,为了各自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你可得当心了。” “好!” 白玉天一把搂紧张燕儿的肩膀,迈着大步走进后院,跨过厨房的门槛,走到灶台边,亲了燕儿的额头一下,开始摆弄起锅铲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