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_第一百零八字 姜小燕:这才是我要的生活!(万字求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字 姜小燕:这才是我要的生活!(万字求票) (第3/4页)

  比如今天,陈金花一早就去赶集了,这都中午了还没回来,家里竟然没人做饭。

    姜小燕一点不急,一蓬青草慢慢的铡,都学会磨洋工了。

    “小燕,怎么没做饭啊?”

    姜有贵回来了,一掀锅盖,见啥吃的也没有,当即就耷拉下了脸。

    姜小燕不紧不慢的道:“俺不知道啊!俺铡草嘞!”

    姜有贵捂着咕咕叫的肚子,急的道:“这都晌午了,家里人不吃饭啊”

    姜小燕道:“我没注意嘞,要不你问问奶奶饿不饿?”

    “.”

    一个软钉子,姜有贵就直接闭气了。

    家里四个大活人,没一个做饭的,你找谁去问?

    姜家奶奶、姜家爷爷都在家,要不你去问问?

    “行行行,我做饭,我做饭行啦吧!”

    姜有贵赌气的开始做饭。

    没天理了,这个家里,他谁也管不了了。

    唯一听话的亲闺女,现在也跟着她娘学坏了。

    不声不响,不吵不闹,就给你来个不配合,你能咋滴?

    “唉,还是我做饭吧!老了老了,享不上福喽!”

    姜家奶奶掀开帘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人老成精,知道自己今天一旦伸了手,以后做饭这活儿就甭想甩脱了。

    陈金花现在开始赶集挣钱了,这亲孙女也要飞走上大学了,姜家以后的日子,难过喽!

    姜小燕撇了撇嘴,对于奶奶的埋怨,一点都不在意。

    【阿娘整天忙里忙外,没有一个心疼的,奶奶才五十多,比阿娘都壮,就只想着被人伺候了。】

    【等我走了,阿娘一个人咋办,必须要趁现在给家里立立规矩。】

    “娘,你歇着,我做饭,我做饭,”

    姜有贵心疼自己的老娘,赶紧表示自己做饭,但是转头就对着儿子姜小宁怒吼。

    “还不过来跟我做饭,整天学习学习不行,干活干活不行,还不滚过来?”

    “我我不会做饭呀!关我啥事啊!”遭了无妄之灾的姜小宁,满脸的苦涩。

    “不会做不会学啊?十八岁了白吃饭啊?”

    “叭叭叭~”

    姜小宁正满心叫苦呢!突然听见村外有汽车喇叭响。

    然后,就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

    “我出去看看。”

    姜小宁拔腿就跑出去了。

    让我学着做饭?

    开玩笑,那要是学会了,以后不得天天做饭?

    当我傻呀?

    。。。。。。

    姜小宁跑出去的快,回来的更快。

    “爹,爹,外面来了一辆大汽车,还有乡里的干部,朝咱们家来了。”

    “啊?朝咱们家来了?”

    姜有贵愣了一下,然后就看到刚才还装聋作哑的闺女,蹭蹭蹭的就跑了出去。

    姜小燕出门之后,就看到一群人果然朝着自己家走了过来。

    最前面是笑呵呵的常校长,还有几个乡里的干部,

    中间是学校的体育老师、音乐老师,正多才多艺的敲锣打鼓。

    而人群的最后面,是不断蹦高高的胡曼、韩霞,正努力的跟姜小燕挥手打招呼。

    姜小燕动不了了,浑身都石化一般动不了了。

    虽然知道自己的分数之后,就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这一刻来临之时,她还是那个脆弱柔软的小姑娘。

    常校长走到姜小燕面前,满脸喜色的道:“恭喜你,姜小燕同学,恭喜你考上了京城航空学院。”

    “谢谢.谢谢校长,谢谢.”

    姜小燕谢过了校长,歪着身子,想谢谢那个最应该谢谢的男孩儿。

    但是一个人影却挡在了姜小燕面前,伸出手对着她道:“祝贺你姜小燕同学,你是咱们河滨乡的骄傲,以后要多多为咱们家乡争光.”

    乡里的干部,竟然要跟姜小燕握手。

    这个情景落在周围看热闹的人眼里,那都是羡慕的不得了。

    “哎呦,姜家这是要升天了呀!连乡里的干部都上门嘞!”

    “真没想到,一个赔钱的闺女,竟然这么能耐.”

    “你小声点儿,让陈金花知道你说她闺女是赔钱货,还不砸了你家的大门”

    “.”

    邮递员把宝贝一般的信封,递给了姜小燕。

    “闺女,拆开看看吧!”

    姜小燕擦擦眼睛,拆开了信封,看清了上面的字迹和公章。

    直到此刻,她的心里才彻底踏实。

    “胡老师,麻烦你给抄上吧!”

    “好嘞!”

    一张大红纸,直接贴在了姜家的大门口,学校里毛笔字最好的胡老师,照着姜小燕的录取通知书,抄出了一份龙飞凤舞的喜报。

    “这写的是啥?”

    “我也认不全,不过我看见京城俩字儿了,姜家丫头是考到京城的大学去了吧!”

    “老天爷,小燕要去京城了呀!那岂不是能看到xxx了?”

    “真行,真有志气,瞧瞧咱四乡八里,哪个闺女能去京城走一遭.”

    村民邻居越来越多,把姜家大门围的水泄不通,以至于赶集回来的陈金花,费了好大劲才挤到自家门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