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袁文绍_第两百零三章 谁都不能慢待顾袁两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零三章 谁都不能慢待顾袁两家 (第2/3页)

血诏的袁文绍,然后奉诏平叛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官家听完,一脸唏嘘道:“天意啊,兖王若是不派人刺杀你,即便血诏送出,等你收到血诏入京平叛之时,说不定朕和皇后已经命丧九泉了,那时说不定真让他成功了。”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赵宗全说道。

    官家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赵宗全。

    大周对宗室防范十分严格,而对太祖一脉的监视就更严格了。

    他虽然没有见过赵宗全,但是对于赵宗全还是比较了解的,在他心里赵宗全并不适合当皇帝。

    之前那封血诏也是逼不得已,若是不说立赵宗全为太子,赵宗全一个团练使根本没有能力调兵勤王。

    要是封其他宗室,距离太远,说不定诏书还未收到,兖王已经掌控了大局。

    他封赵宗全的目的,是想让赵宗全带兵勤王,拖延时间罢了。

    即便知道是赵宗全救驾,他当时都没想真把皇位传给赵宗全。

    然而当赵宗全说完他来京的经过,官家又改变了想法,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天意。

    官家把视线从赵宗全身上收回,看向了他身后的几人,最后目光停留在袁文绍身上。

    “朕当初因为一些小事,撤了你的职,你可曾怨朕?”官家问道。

    “臣不敢。”袁文绍连忙说道。

    “呵呵,当初你立下大功,朕却让你去西郊大营任职,你肯定心里十分疑惑不满吧?”官家说道。

    “陛下腹有乾坤,如此做自然有深意,臣没有不满。”袁文绍恭声道。

    “朕当时是觉得你还年轻,放在西郊大营打磨几年,以后好辅佐朕的儿子,可惜朕的儿子福薄,早早的夭折了。朕当时撤你的职,是因为你得罪了邕王,这么做也是想保护你。”官家说道。

    “陛下良苦用心,臣万分感激。”袁文绍沉声道。

    他当时心里确实有些不满,现在听到官家的话,也释然了。

    那时候他得罪了邕王,将来邕王登基,确实不会放过他。

    但是官家撤了他的职,就不一样了。

    没有职位,空有一个流爵,他就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邕王登基后,未必会对他怎么样。

    官家说道:“以后你要好生辅佐新君。”

    “臣遵命!”袁文绍应道。

    官家点了点头,看向了顾廷烨,说道:“你八岁那年入宫,在朕面前耍了一套枪,耍完之后,还问朕讨赏。呵呵,朕还没见过哪个娃娃这么大胆,一高兴就把那杆枪赏赐给你了。”

    “进宫?什么进宫?”

    赵宗全夫子一愣,他们一直以为顾廷烨叫白烨,是一个小官之子。

    然而现在听官家的意思,顾廷烨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赵宗全甚至怀疑顾廷烨是不是官家派去监督他的。

    官家闻言解释道:“他是宁远侯府顾家二郎,以前经常进宫。”

    “陛下过目不忘,臣佩服。”

    顾廷烨察觉到赵宗全的神色有些不对,恭维了一声,解释道:“家母姓白,我被家里驱赶后,就以母姓,并不是有意欺瞒殿下的,还望殿下勿怪。”

    顾廷烨此话一来是解释,后面的那句殿下,也是在告诉赵宗全,自己是忠于他的,同时也在提醒官家。

    果然,赵宗全听完后,神色缓和了下来。

    官家也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刚刚的话让赵宗全对顾廷烨心生芥蒂,转移话题道:“我看你身上有不少血迹,没受伤吧?”

    “多谢陛下关心,臣身上的血迹都是敌人的,并没有受伤。”顾廷烨说道。

    “好,真是虎父无犬子,当年你父亲坐镇西南多年,平定西南叛乱,功勋卓著。你没有给你爹丢脸。”官家说道。

    “陛下谬赞了。”顾廷烨说完,抬起头看了一眼官家,有些欲言又止。

    官家笑道:“朕记得你当年胆子可是大的很,都敢找朕要赏赐,为何如今反而不似以前那般大胆了?有什么话直说便可,朕恕你无罪。”

    顾廷烨闻言拱手道:“既然陛下这么说了,那就恕臣斗胆了。臣听闻当初御花园的宫女忘了准备茶水,陛下不忍宫女受罚,忍着到了皇后娘娘宫中喝水。陛下对一个宫女都如此宽仁,为何因为一句话,便断了臣的科举之路?”

    这个问题他憋在心里好久了,现在问起,一方面是想弄清楚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想打消赵宗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