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逼宫 (第3/3页)
虽说这只是赵宗全争权的借口,可见他心里对仁宗皇帝并不感恩。
袁文绍阻止不了,为了自己一家老小,也不敢站队太后,干脆不掺和了。 张安那边得到袁文绍的吩咐,立马把调查的重点放在小秦氏身上。 然而仔细调查了几天并没有发现丝毫线索,好像这件事和小秦氏没有任何关系。 袁文绍得知后,眉头紧锁,若说不是小秦氏做的,他实在想不到别人了。 不过一想到小秦氏能把顾家父子三人耍的团团转,短时间找不到线索倒也正常。 想到这里,袁文绍吩咐张安继续盯着顾家。 只要是小秦氏做的,不可能一点线索没有。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瞬间压过了袁文绍和明兰的谣言。 上次韩大相公提议追封先濮王,赵宗全让韩大相公和各位相公一起拟定关于先濮封号和称呼问题。 再次早朝的时候,韩大相公当朝奏报了对先濮王和王妃的封号和称呼。 开始太后也没在意,左右不过是追封,就算赵宗全封的高了一点,她也没打算阻止,反正人都死了,而且毕竟是赵宗全的生父生母。 韩章拟定的封号确实很重,先濮王原本是郡王,被追封为亲王。 这一点太后早有预料,并没有说什么。 然而韩章竟然提议让官家尊称先濮王为皇考,追封先帝为皇伯。 这让太后瞬间坐不住了,直接从后面的帘子出来,指着韩章骂,把韩章骂的狗血淋头。 不仅是太后,其实就连朝中许多官员,也觉得赵宗全此举不妥。 然而许多人都猜出了赵宗全的用意,只能沉默。 毕竟太后始终都是要还政给官家的,加上这件事还是韩大相公提出来的,他们哪里敢反对。 最后文武百官,只有寥寥十几人站出来反对此事。 太后看到这一幕,哪里还不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想法。 “好,好的很呐。先帝传位给你,你如今坐了皇位,就不认先帝,要尊称你生父为皇考了?你这么做置先帝于何地?”太后指着赵宗全的脸骂道。 赵宗全连忙起身,一脸惶恐道:“母后息怒,这件事也只是商议,又不是定下。” “这种事有什么好商议的?你就应该一口回绝。”太后冷声道。 赵宗全闻言低着头,沉默不语。 “哀家算是看明白了,这件事就是你暗中授意的吧?我看你直接追封你生父为帝,生母为后好了。”太后冷冷道。 “母后严重了,儿臣不敢!”赵宗全连忙说道。 他真没有这个想法,甚至只要太后退让,愿意扯帘还政,他都愿意不称呼生父皇考。 追封生父为帝,那他这个皇帝都不合法了,他哪里敢。 “你不敢?我看你敢的很!我告诉你,还有你们!” 太后说着,转过身来,指着底下跪着的百官,冷冷道:“只要哀家活着,你们想都别想!” 说完,一甩衣袖,直接离开了大殿。 随着早朝结束,这件事也传了出去,成了百姓们热议的话题。 仁宗皇帝虽然软弱了一些,但是对百姓还是不错的。 许多人感念先帝,对赵宗全的做法非常不耻。 赵宗全得知民间的议论,脸都黑了,他只是想通过此事,让百官站队,逼迫太后还政罢了。 没想到太后直接当朝发怒,现在虽然只是民间议论,但是拖下去,他这个皇帝的威信尽失,弄不好就有人借机生事。 想到这里,赵宗全连忙召集韩大相公和几个相公商议。 众人对此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韩章提议,他领着百官去太后寝宫外跪请太后答应。 赵宗全知道这是逼宫,但是现在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 “太后娘娘不好了,韩大相公领着许多官员在宫外跪着。” 一个小太监慌张的跑进了宫殿说道。 太后回到寝宫,就气的摔起了东西,刚刚发泄完,坐下休息,听到太监的话,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浑身颤抖道:“他们这是干什么?想逼宫不成!先帝待他们不薄,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他们为了讨好新君,竟然同意官家称呼生父为皇考,现在竟然逼宫哀家,全都是一群白眼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