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桓王相邀 (第1/3页)
第267章桓王相邀 华兰闻言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心里担忧消散了不少。 “官人,乔迁宴所请的人和菜单我都拟订好了,我让人拿来你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华兰说道。 “时间不早了,先睡吧,明天我不去军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核对核对。”袁文绍说道。 “嗯。” 华兰闻言点了点头,吩咐丫鬟伺候洗漱。 等夫妻二人洗漱好上床躺下,丫鬟留下一盏灯,退了下去。 “对了官人,还有几日就是忠敬侯家的郑小将军娶妻的日子了,咱家和郑家以前也没个往来,到时候随礼随多少合适?”华兰问道。 一般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宴请宾客都会提前送请帖。 正常来说只会给有来往的人家送。 只要收了请帖,不管你去不去吃酒,都会送上一份贺礼。 正所谓礼尚往来,谁家也拉不下脸给那些没有来往的人家送帖。 说起来袁家祖上和忠敬侯府祖上有些不对付,虽然都是成年旧事了,但是两家一直没有往来。 但是这次忠敬侯的弟弟郑武娶的是皇后娘娘的meimei,也是沈从兴的meimei。 袁文绍和沈从兴关系不错,加上现如今更是郑武的上级,忠敬侯府这才给他家送了贴子。 不仅如此,还给盛家也送了帖子。 之前两家没有来往,华兰也每个参照,害怕贺礼准备的轻了。 “这个我也拿不准,等回头我问问顾廷烨,再问问我爹,看看他们怎么说。”袁文绍说道。 “嗯,官人尽快问问,我好准备一下。”华兰说道。 “娘子,这说起来,咱家有些亏啊。”袁文绍说道。 华兰一愣,问道:“亏什么?” “你算算咱家这些年都随了多少礼了,除了咱们成亲那会收了礼,这些年一直都是往外出。”袁文绍说道。 自从他成亲到现在,不管是忠勤伯爵府还是他这边都没办过喜事了。 但是别人家办酒席,他和忠勤伯爵府那边却要随两份礼。 没错,就是两份。 虽说他和忠勤伯爵府那边名义上没有分家,完全可以让他爹那边随礼,他不随。 但是毕竟是两个伯爵府,实际上和分家并没有不同,只随一份,容易被人笑话。 他之前就雯姐儿一个女儿,古代重男轻女,姑娘家并不会办酒。 当然了,若是想办也可以办,就是脸面上不太好看。 贤哥儿出生后,按道理满月了该办的,但是那时候是国丧期,没法办。 国丧结束,短时间也不好大肆庆祝。 虽说现在可以补办,但是要不了多久又要办乔迁酒,连着办估计外面都会说,忠勇侯府这是穷的吃不上饭了么,靠这种手段敛财。 袁文绍和华兰商议后,干脆就不办了,只办乔迁宴。 也就说六七年时间,他家光随礼了,并没有收过礼。 这玩意放在后世看着很正常,但是古代不一样啊。 古代一个家族一大堆人还不分家,像袁家这样人丁少的,可不就吃大亏了。 别的不说,就拿顾家来说,这些年顾偃开去世,顾廷煜袭爵,顾廷炜和四房五房的几个成亲,袁文绍就随了五六次礼了。 因为人家没分家,红白喜事都是以宁远侯府的名义办的。 当然了,随礼会根据身份来,并不用每次都随那么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是袁文绍办酒席,宁远侯府只需要随一份就好了。 袁文绍甚至觉得,那些一大家子几代同堂都不分家,就是打着多收礼少还礼的主意。 也就他家大业大,在礼尚往来中如此收拾不平衡还能支撑下去。 其余那些像袁家人丁少的人家,估计随礼都快随破产了。 华兰闻言嗔怪道:“官人,哪能这么算啊。” “我算的不对么?为了把礼赚回来,我觉得咱们应该多努努力。”袁文绍笑道。 “酒席又不是想办就能办的,总不能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办一下吧?”华兰说道。 他们家除了乔迁宴,能办的喜事也就嫁女娶儿媳妇了。 雯姐儿才七岁,贤哥儿更是还在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