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顾廷烨来访 (第2/3页)
br> 几日训练下来,精气神都变得有所不同。 袁文绍看完后,都忍不住夸赞了几句。 当初他在西郊大营时,掌管的那营都是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卒,可不是收编的那些流民,因此训练起来难度很低。 其他营的情况袁文绍自然也知道一些。 几天时间能训练成这样,已经十分难得了。 “都督过奖了,听说耿副都督那边整训的比末将快多了。”郑武谦虚道。 “他那边我去看了,只不过虚有其表罢了。”袁文绍微微摇头。 确实,耿介川那边的士卒训练时倒是有模有样,看着比这边强上许多。 军队讲究的就是一个赏罚分明,耿介川自然知道杀鸡儆猴的道理。 他和郑武一样,重罚了一些偷jianian耍滑的人,士卒们训练时自然不敢偷懒。 但是袁文绍从那些士卒的精气神中就能看出那些士卒只是在强压之下才老实的。 精气神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卒,上了战场,一旦落入下风很容易形成溃败。 其实这一点在古代军事中很常见,倒也怪不了耿介川。 古代打仗可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 在古代,一般军队的伤亡达到十分之一就会溃败,能达到伤亡十分之一不溃败的军队已经称得上是一直军纪严明的铁军了。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兵书中,对‘士气’十分重视。 反倒是对意志并不重视。 也不能说不重视,只能说很难培养出士卒的意志。 士卒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自然意志不强。 唐初军队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强? 那是因为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 府兵制度下,士卒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在非战非农时期,士卒才会集训。 然而唐初到唐中期,军队战斗力偏偏就非常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按照府兵制,士卒打仗需要自备武器和粮草。 而骑兵需要自备马匹。 打赢了,战场缴获会有一部分归将士所有,除此外还可以免税,朝廷还有田地赏赐。 打输了虽然也有抚恤,但是金额并不多。 更何况古代战争中士卒战死率并不高。 反而是溃败的时候为了逃命,会丢盔弃甲。 武器盔甲都是自己准备的,这要是丢盔弃甲,丢的都是自己的财产。 打赢了有好处,打输了要亏钱,士卒们的战意自然高,还不容易溃败。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府兵制这么好,为什么唐朝后期朝廷士卒的战斗力会那么差呢,最终还灭国了。 其实府兵制好归好,但是也有几个致命的缺点。 需要经常有战争,还不能打败仗。 府兵制度若是没有仗打,士卒们捞不到好处,还要自备口粮每年去训练几个月,这种亏本的事,士卒自然不乐意了。 而打败仗也差不多,士卒捞不到好处,还得亏钱,就导致出现很多逃兵现象。 大周实行的是募兵制,对于士卒来说,训练不训练,打仗不打仗,都能领到军饷,自然乐的混日子。 这就好比后世工厂里的计件制和计时制一样。 计件的多劳多得,还得自己带工具,为了赚钱自然努力。 计时的是按时间拿工资,只要时间混够了,工资又少不了。 谁还傻乎乎的拼命干啊。 袁文绍改变不了这一点,但是他的训练方法却能训练士卒对命令的服从,甚至形成一种本能。 只要用的好,自然比传统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士卒强。 郑武听到袁文绍的话,目光低垂没有说话。 袁文绍也没在意,交代几句就走了。 刚回到营帐,秦理前来禀报,说顾廷烨来了,正在大营之外。 袁文绍骑着马,往大营之外而去。 刚到大营门口,就看到身穿甲胄,等在营外的顾廷烨。 “仲怀,现在士卒入营,正忙着整训呢,你怎么有时间往我后军跑。该不会来打听情报的吧?”袁文绍笑道。 “少来了,说的好像演武你必胜一样。”顾廷烨没好气道。 “哈哈,这次演武我可是很有信心的,要不要我们赌一把,看谁的成绩好?”袁文绍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