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韩章的目的 (第2/3页)
韩章不仅因此升了官,还奉命掌控了兵权。 那时定国公刚刚承袭爵位,还没成为西北统帅。 韩章掌控兵权后,数次料敌于先,让西夏损兵折将,不敢犯边。 甚至围杀了当时西夏统兵的主帅。 西夏不敢犯边后,西北陷入了平静,韩章也因此被调入京城成为了正二品的枢密副使。 从正六品到正二品,只用了短短四年,好似开挂一般。 后来因为新政失败,被贬去江南做了知州,八年前调会汴京,成了大相公,一当就是八年。 一个文臣,领兵从无败绩,民间更是称其为军神。 现在看来,这个军神有很大水分,是西夏有人向韩章泄露了出兵的消息和路线。 只是西夏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能获得这些消息的人,身份肯定不低,不可能做这种叛国之事才是。 “是不是很奇怪?”韩章笑道:“泄露那些消息给我的是西夏安国公冯如山。” “不可能!”袁文绍闻言难以置信道。 “老夫有必要骗你么?当时西夏老国主去世,继位的新君根本不是西夏太后所生,西夏太后掌权后,提拔了许多亲族进入军中,频频发动战争,就是想让亲族的人立功彻底掌控兵权。安国公是西夏军方第一人,又忠于老国主,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发生。”韩章说道。 袁文绍闻言沉默了下来,若是如此,倒也真有可能。 这么做既可以让西夏太后的谋划落空,也能清除一些西夏太后的人。 领兵的都是忠于太后一方的,打了败仗,即便保住了命,回去也少不了处罚。 可是韩章当时不过一个通判而已,西夏为什么会找他合作? 好似看出袁文绍的疑惑,韩章解释道:“冯如山当时派了信使,想要联络西北的将领,那个信使被老夫无意中发现了,老夫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和其达成了合作。” 袁文绍知道这其中应该还有别的事情,却没有开口去问,沉默了一会说道:“大相公和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难道就不怕我泄露出去么?” “呵呵,老夫又没有卖国,甚至还让西北平静了十余年,你说出去不说有没有人信,就算有人信又能如何?”韩章淡淡道。 他敢和袁文绍说这些,任何可能都考虑到了。 “至于和袁侯说这些,是老夫也想学学冯如山。”韩章说道。 “你疯了!” 袁文绍惊骇的看着韩章,他所谓的学冯如山,不就是要向西夏出卖大周的兵力部署么。 一旦让西夏掌握了这些,打破了西北放线,整个西北都有可能丢失。 到时候辽国若乘虚而入,灭国都有可能。 “袁侯误会了,老夫自然不可能泄露西北兵力部署。西夏这次出使前,冯如山就派人联系老夫了,让老夫促成和亲之事,并在西夏出兵河湟之时,想办法阻止大周出兵干扰。”韩章说道。 袁文绍略一沉吟,看向韩章说道:“你是想在大周出兵之时,传递消息给西夏?” 他现在多少有些明白韩章的目的了。 韩章应该不会阻止大周出兵,相反还会促成此事。 赵宗全一旦动兵,必然会用那些心腹。 韩章再把行军路线兵力部署等消息透露给西夏,大周必败。 届时赵宗全也保不住那些人。 一旦拔出赵宗全的心腹,赵宗全就无人可用了。 那时文官重新掌控朝堂,赵宗全就和傀儡差不多了。 “难道大相公就没想过一旦西夏拿下河湟是什么后果么?”袁文绍脸色难看道。 能坐上大相公这个位置,除了算计外,能力也是必不可缺的。 即便韩章这个军神有很大水分,但是以他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来,西夏占领河湟之地的危害。 即便如此韩章还要这么做,和卖国有何区别。 “老夫这也是无奈之举,只是为了自保罢了。况且西夏即便拿下河湟,也必然会损兵折将。到时未必没有机会夺回。”韩章说道。 诚然,韩章是为了自保,但是这种说法袁文绍却很难认同。 毕竟赵宗全会不会动他只是他自己的猜测罢了。 就为了这种猜测,为了让自己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