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分田征兵  (第2/2页)
    陈文在边上眼睛微亮,刚刚乱哄哄的场面的确不好看,朱高煦一开口,就找到了处理的方式。    接着朱高煦又下令,所有人按村站好,再按各里站好。    人群又混乱了好一会,才各自找到自己村和里,很多里长都在大叫自己里的人。    等全部站到位后,朱高煦下令都坐下。    大伙听到坐下还是很高兴,纷纷坐在地上。    此时韦达来到前面,因为他喉咙挺大的,说话也大声。    他来到前面,站在高处,扯着喉咙大喊:“高阳郡王府要招募青壮家丁,经训练后,用来经商押运货物,粮食,剿灭匪兵。”    “只招两百丁。”    “愿意报名,并入选者,由王府供吃喝,每丁先分五亩永业田,每干满一年,家中其余田租少一成,最多---少四成。”    “干满五年,家中所有田都归各户所有,以后年交一成。”    众人听了第一遍还没听懂,接着韦达又叫了一遍。    然后有人上前向他们解释,慢慢现场就喧闹起来,不对,是炸锅了。    佃户们都不敢相信。    一旦入选就先给五亩永业田。    什么是永业田,就是可以传承子孙后代,真正属于自己的田地。
    大明这个时候的百姓,谁不想拥有自己的田。    而且高阳郡王的田,都是上好的良田。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rou饼,大明所有佃户们的终究梦想。    然后还要会少租,同样引起轰动。    此时的大明佃户一般交租以五成计。    假设一亩地有两石产量,要交一石给主子。    但你若是以为只交一石就算了?那就大错特错,各王庄的管家,宦官,吏员们这些管理人员,都会想方设计另外克扣,收刮。    有些地方需要交赋税的,也都会压到佃户头上,所以佃户真正能拿多少,就看主子和主子身边的人有多良心。    而高阳郡王的是永业田,不用交赋税,这点比其他田要好很多。    关键是,高阳郡王说了,干满五年后,家中所有的田都归各户所有,以后年交一成给高阳郡王,且不用交给朝廷。    现场的佃户,少的家里有几亩,多的家中有二三十亩。    如果出一丁当家丁,干满五年后,那收获是巨大的。    假设家中有二十亩田的,原本每年收粮四十石,需交百分之五十,即二十石。    但十年之后,只要年交四石,而且这田归佃户所有,可以传承子孙后代。    高阳郡王的这些话无论是极为震撼,甚至是打破了大明的土地法。    佃户们当场就议论纷纷,有人震惊,有人不信,但边上有吏员们说,你们想想,高阳郡王对你们怎么样?    朱高煦虽然在京师胡作非为,但在北平,可没祸害过自己人。    人们都在议论,侯海不时回头看朱高煦,表情有点无奈,似乎想劝朱高煦别这么干。    但朱高煦好像铁了心要分田。    因为朱高煦知道,以后这田就不是自己的,为啥现在不分了拉拢人心?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更新,第31章分田征兵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