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第2/2页)
也是扩建到了十间,张居闲的学生数量达到了五十位。 山上道观,年轻道长手一扬,在他面前有着道道青烟,这些青烟很快没入他的体内。 “读书之魂,文人之道吗?” …… …… 七年后,张居闲最早的九位弟子科举高中入朝为官。 张居闲也是迈入了五十知天命之年,除了教书育人之外,闲来无事便是上道观和年轻道长喝酒聊天。 武夷山陡峭,但张居闲每次上山却丝毫不累,张居闲偶尔好奇谈起,年轻道长也只是微微一笑。 三年后。 有数封书信从遥远的京城传来,张居闲收到信后,把自己关在书房沉默不言。 很快,武夷渡的百姓们也听到了消息。 邻国侵犯边疆,二十万大军压境,边疆三城将士拼死抵抗,城破之日,邻国将军下令屠城七日,三城百姓被屠戮殆尽。 这是百姓们得知的消息,而张居闲从弟子传回的书信中知道的更详细。 敌军冒犯,jianian相为了私欲,阻止派兵增援三城。 三城被破,七日屠城,消息传回京城,朝堂震怒,jianian相被打入天牢,权倾朝野三十年的jianian相终于下台,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然而武国大军入侵已是事实,失去了边境三城,楚国便是无险可守。 张居闲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的原因,他的三位弟子都准备前往边疆。 忠君报国。
这是他传授给这些弟子们的思想。 “弟子虽手无缚鸡之力,也要上场杀敌,若让敌寇铁骑踏入,山河破裂,百姓遭殃。” 次日,张居闲回信,寥寥两字:“珍重。” 张居闲的弟子们前往了边疆,武夷渡这边许多有血性年轻人听说了武国屠城之事,也是纷纷响应,报名参军。 这些年轻人前往边疆前,蓝田县的县令带着士族乡绅前来送别,百姓们也是夹道送别。 人群浩浩荡荡。 “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不知道谁呐喊了一声,瞬间引爆了现场所有人齐齐呐喊。 张居闲也在人群中,五十岁的人,也是扯着脖子红着脸跟着呐喊。 “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 然而,楚国jianian相当道三十年,国力衰败,根本不是武国的对手,一个个的噩耗从边疆传回来。 一家家一户户挂上了白布。 这一日。 张居闲又一次上了山。 “道长,这次来是跟你告别的。” “你一五十书生,即便去了战场又有何用?” 年轻道长知道张居闲的来意,楚国连连战败,官府已经开始到处抓壮丁,就连五旬老汉也不放过。 但张居闲在蓝田县名声极高,自不会被抓壮丁。 “我那九位弟子都去了,我这个当老师的,又岂能苟且偷生,学生们都上光了,现在就该轮到我了。” 年轻道长默默看了张居闲一眼,下一刻手一扬,凭空出现一桌酒菜。 张居闲看着突然出现的酒菜,眼皮眨动了一下,但并没有太多震惊,他早就知道道长非同一般。 这么多年过去,他已经是两鬓皆白,可道长和当年一样,容貌无任何改变,这岂是寻常之人能够做到的。 “既然你已有去意,这桌酒便算是与践行。” “多谢道长。” 张居闲没有客气,他没有求道长出手,道长这样的高人,岂会受他影响。 一场酒宴结束,张居闲便是下了山。 次日。 跟着被抓来前往边疆的队伍一起出发的张居闲,突然呐喊道:“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然而这一次,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队伍之人都是被强行抓来之人,他们又岂会在意楚国。 百姓们的眼神中也只剩下了怨恨。 武夷山上,年轻道长无奈道:“真是中二啊。” 张居闲前往边疆,却没能改变战局。 三个月后,武国攻下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 蓝田县县令第一时间便是向武国上了降书,并且告知辖区百姓,此后尔等便是武国百姓。 武夷山上的年轻道长,第一次脸上有了怒容。 “人死万事休,你去走一趟吧。“ 一旁的蛟蛇点点头,他知道前辈说的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