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_第二百七十四章 枸杞的前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枸杞的前景 (第1/2页)

    双方先是客套一番。

    大家互相落座后,开始针对葡萄种植园,以及葡萄酒厂进行讨论。这个产业非常大,甚至涉及到出口创汇的问题,自治区政府自然是很重视的。

    “唉!我们这地方发展难呀!环境摆在这里。”有人忍不住叹气。

    不然的话,也不至于为了留住江宁,连区长都出面了。

    一个种植园,真搞起来的话,不仅能改善戈壁滩环境,再造一个塞外江南,还能解决多少人脱贫的问题?

    如此庞大的一个产业落户,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个县就指望江宁的这个产业获取财政税收。指望上级政府的财政补贴,那实在是太难了。

    全区都穷,照顾这个,照顾不了那个,手心手背都是rou。

    江宁笑道:“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一些隐形的资源,是我们还没开发到的。

    比如你们这里,看似到处都是戈壁滩,很荒凉的样子。但光照充足,光照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起来。

    光照是植物生长的很重要条件,不仅仅是葡萄,还有枸杞、西瓜、西红柿等经济作物,也非常适合种植。

    当然了,前期的投入成本确实会大一点。

    另外,你们听说过光伏吧?”

    “太阳能发电?”有人顿时脱口而出。

    江宁点头:“嗯!戈壁滩,也很适合发展光伏产业。不过,这个产业的相关技术可能还不是非常成熟。

    我已经联系国内的光伏企业,跟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一旦他们的产品技术达到要求,我可能还会在你们这搞一个光伏产业园。”

    江宁了解过,国内的光伏产业就是八十年代开始的。

    国家政策的支持,让一些十分微小的太阳电池工业的到了初步发展,并在许多地方做了示范工程,拉开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前奏。

    到了21世纪后,国外玩光伏玩不过中国,开始抛弃这个行业。

    没办法!中国前期投入了那么多,不能说丢就丢。于是,只能搞内销,继续砸钱进去,凭一国之力,支撑起整个光伏产业。

    这也导致后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得知江宁后续还会搞一个产业园,虽然很多人对光伏的了解不多,但都很高兴。

    区里的领导当即表态,欢迎江宁在他们这里投资。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区里一定全力支持。

    最后,江宁决定,在原来葡萄园的隔壁,再圈下一块地,用于发展枸杞种植园。

    那些领导惊喜不已,这么一来,又能增加多少工作机会?能让多少家庭脱贫?移民工作还要继续。

    他们尽量要把大山里艰难求生的村民都拉出来。

    而自治区政府也表示,再增设一条引水的人工河,为枸杞种植园做准备。

    这时候要还不懂怎么做事,那他们也就不配脱贫了。不管财政怎么借据,哪怕跑到首都去哭穷,也得跟上这些工程。….江宁圈下的那块地,涉及到另外的一个县。

    那个县的县领导闻讯匆匆赶过来。

    看着隔壁县吃香喝辣的,他们早就流口水了。

    如今,终于也蹭到了一点好处。虽然枸杞种植园的规模和投资都没有葡萄园大,但蚊子腿也是rou呀!何况,这投资对他们县来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