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外的小路_第三十六章 滨海码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滨海码头 (第2/2页)

/br>
    万耀文嘱咐这辆车里的人,同时通过对讲机跟另一辆车里的人确认。

    “嘚,看不了剧了。”有人看玩笑地说,他正在追我推荐的《越狱》。

    万耀文瞪了他一眼,又“埋怨”地看了我一眼。虽然气氛有点紧张,大家还是都笑了。

    两辆车趁着夜色开到了BHX区南端的海边。

    那时候,部分绕关走私有从东南沿海向北移的趋势,而津冀地区非设关地码头较多,所以很多走私地点选在了这里。而且,这里离BJ近。

    非设关地码头也是要精心选择的,因为有的码头被拆除了,有的疏港道路不通,有的岸边设有钢管桩,有的布了铁丝网,有的可能有执法人员昼夜蹲守、埋伏。

    当然,最好有内应。

    后来,确实有个海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听到风声后潜逃了,但不久就归案了。这是后话。

    在附近兜了几圈后,面包车拐到了一条通往一处临建码头的土路上。路很窄,不甚平整,也没有路灯,应该是导航地图上都不标注的无名道路。

    我们则退回到不远处的架桥上,既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放哨和指挥。

    不久,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快艇,迅速向海滩驶来。由于有风浪的掩盖,马达声若有似无。

    据说,类似的船都是三无船舶,出海不报备,关闭AIS系统和船载雷达,以逃避监管。那些使用驳船的,也会准备一艘快艇,一旦发现情形不对,就搭乘快艇逃走。

    以灯光为暗号接上头并确认安全后,快艇靠岸,两边的人迅速将几个箱子搬到了面包车上,随后各自驶离。

    “仓库在哪儿?”我们碰头的时候,马超问我。

    “应该在武清。万回来的时候在那儿停留了一下。而且他们聊天中也提到那儿,说那儿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人员成分复杂。很熟的样子。”

    “也算缩小范围了。”他似乎有点遗憾。

    “大哥,人家跟了三年都不知道仓库在哪儿,我这跟人认识也就几个月。”

    后来我得知,他们在大兴还有一个加工点。

    在得出万耀文方面“内部组织严密,成员分工明确,手段多样且隐蔽性强”的结论,并对其组织架构和活动规律有了一定了解后,出于多种原因,马超提议我退出。

    我请万耀文吃了顿卤煮,喝的茅台。

    我给他讲了这“灵感”的来源——那次跟郑凯瑞吃卤煮时的见闻,他给我讲了个雍正为一张象牙席专门定制一张床的故事。

    “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为以后喝茅台做准备,我喝的二锅头都是53度的。现在,反倒没有这执念了。”他笑着说。

    “万哥,这段时间跟你们在一起,我好多了。”我笑了一下,有点自嘲自己是不是太脆弱了,“我想把那本书写完,可能接下来一段时间不能常见面了。”

    “写吧。我挺喜欢你写的那个孙悟空的故事的。”

    我写过一个孙悟空的前世的故事。

    我发现孙悟空挺有学问的,总有一些金句,比如,“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等。

    当然,这也可能是作者自作聪明,给书中的人物设计了一些不似他们的身份所能说出的台词——听起来有点OOC(不符合个性)的意思。

    毕竟,笔在作者手里,难免炫学。还有什么比炫耀“真才实学”更情不自禁和理直气壮的呢?

    他前世是个读书猴,郁郁不得志,还受过情伤。

    其时天崩地坼,他舍生取义,化作仙石,不过没被用来补天,而是填了火山口。

    他心有不解,人家给他喝了碗《台阶与佛像》的毒鸡汤劝慰他。这也造成他对汤之类的东西很是反感,所以就没怎么喝那孟婆汤。

    沧海桑田,他重见天日。

    这一世,他还在畜生道。

    “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残存的前世记忆告诉他,他不仅被侮辱了智商,还被侮辱了猴格。

    于是,愤青会法术,谁也挡不住。

    “万哥,要不别做了,金盆洗手,现在形势不一样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想逃离什么,还是想迎接什么,我甚至有一种想跟他和盘托出的冲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