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老人落寞 (第2/2页)
时日,我便逃脱不了了? 我可不想死在秦二世的手里。 嗯! 嬴政的眉头皱了起来,心想:又是秦二世,此歹毒之子在朕死去后,究竟做了什么,连李肇这样的小人物都那么怕。 他心痛得很,不过一想到李肇所想的开创大世,便又提起精神。 就凭此学就可开创大世,那得是多好的策略呀! 越想越心动,便问:“对政治和经济你可有妙策?” 的确,朝会上萧何是说了不少,但都只是一个大体,一个观念,还谈不上是可行之策。 国策,乃细也。 李肇故作尴尬地耸耸肩,缩着头回应:“臣就是一个农夫,哪有什么妙策?指点萧何,只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罢了,实在不登大雅之堂。” 又心想:就算我有妙策也不能说,须知一策落实,需天时人和地利,此刻的大秦,根本不具备。 就拿政治来说,权贵掌控着各方权力,百姓只是他们享乐的工具,如何能实行大世之策,须知根本政治轨制乃百姓代表集会轨制,这意味着要将百姓放在首位,百姓当家做主,大秦能做到吗?
那些权贵肯吗? “哦!” 听到李肇的心声,嬴政一改常态也不挤兑他的话,眉头深锁,似有挥之不去的阴霾。 “好了,你退去吧!” 嬴政无力地摆摆手,独自踱步而去,身影显得那么落寞、无助。 李肇看之摇头,竟为这老人怜惜了起来。 史书上说,秦始皇暴政,只懂享乐,遂有阿房宫、骊山陵墓之建,耗费多少民财民力;重赋税,逼死多少农人;求长生,不论钱财。 可此刻看来,似乎和历史有点出入,先不说阿房宫、骊山陵墓之类,就他对萧何所说的政治经济之道,颇为上心,可见他是爱民的,每天不分日夜勤政亲政,便看出他对大秦江山是负责的。 如此老人,为变革,真是cao碎了心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也不例外。 “呵呵!我想什么呢?大秦快灭亡了,我应该要想的是多赚点钱,为在乱世中致富打下坚实基础才对。” 李肇拍了拍头脑,苦笑不已,不禁诵吟: 无言独走西楼,檐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国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是他前世所学李煜之词,略做修改,仿似很符合他受秦始皇感染的心境。 呸呸!感什么染,他差点被那个老人带歪了。 他摇头晃脑地走了。 他不知道的是,角落处,一宫女探出一头,望着那道模糊的身影,竟若有所思地跟着诵吟: “无言独走西楼......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好诗呀!此人究竟是谁呀!竟有如此文采,,,,,,,公主,我找到了一首好诗,这次你不用愁了。” 宫女双脚一蹦跳,独自迈上那别苑小道,直奔后花园而去。 (写作不易,需要支持一波,有票的砸过来,狠狠地砸过来,我绝不躲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