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大理使团 (第2/2页)
李纲有些恍惚:“官家的意思,要从大理买粮?” “既早已一别两宽,各自安好,何来尴尬?”李纲果然是钢铁直男,此时若是李邦彦,定然要在心中取笑:“尴尬的不是别人,怕是官家自己吧?” 这一身搭配,像是把云南的风花雪月都穿在了身上。 那侍女也不再犹豫,退后两步,一个猛冲,一招大鹏展翅,就稳稳地落在了段语嫣身旁,两人顺着墙角,溜到了驿站后门,拔开门栓,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小翠咋舌:“啧啧啧,宋人真是富有。” 说罢,高开盛正衣正形,朝着驿站前厅而去。 侍女连忙跑到窗前,低头看下去,段语嫣正满脸兴奋地朝着她招手:“快跳下来,跳下来!” “可咱们的筹码呢?”李纲苦笑。 高家在大理,那可不是一般的权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理段氏,只不过是大理国的吉祥物,一个样子货。 李纲一惊,满脸不解的看向赵福金:“官家,大理是大宋属国,没道理对它用兵啊?” 而真正掌权的,实际上是高家。 在鸿胪寺的安排下,大理使团已在官驿住下。 李纲低头看了一眼名单:“高开盛……此人并不显山漏水……” 驳的干脆利落,让李纲甚是不解。 侍女花容失色,连连劝道:“公主,您再等等,一会大宋朝廷安排的人就会来接您,有人做向导,总比咱们出去瞎逛的好。” 他想做甚,以赵福金的冰雪聪明,应该是知道的,为何要反驳呢? 脱口而出后,赵福金才意识到自己好像没什么理由反对,只好尴尬笑道:“三公主与完颜宗望……这俩人同席,会不会尴尬啊?” 李纲思忖片刻答道:“李紫琮为正,李伯祥为副。” 稍作歇息后,大理公主段语嫣就吵吵着要外出游玩,碧玉之年的少女是明媚活泼的,内里一件白色内衬,外披一条蓝色坎肩,纤细的腰身缠着五彩丝带,上面绣着飞舞的蝴蝶与蜜蜂,与中原服饰迥然不同。 六十余丈的宽阔街面,由一块块巨大的青石铺就,这些青石,每一块都规整相同,整条街面,平整的如同被刀切过一般。
李纲立马明白了赵福金的意思。 话还未说完,驿馆驿承突然出现在门口道:“高使团,鸿胪寺卿前来拜谒,请高使团前厅说话。” 正在河边闲聊的糙汉一扭头,就看见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其中一个糙汉清了清嗓子:“两位小娘子要去樊楼?那坐我的船,我带两位小娘子去。” 高家,行使权利,管理大理军国大事。 “朕这些天在想,等咱们商事足够发达,与农事之间必定此消彼长,要是遇见个天灾,怕闹出饥荒,咱们得屯粮。”赵福金解释道。 段语嫣摇头晃脑道:“自然要去开封城最好的酒楼了!父王说,开封有七十二楼正店,其中以樊楼为最!父王还说,当年他在樊楼住了许久,乐不思大理啊,我带你去见见世面!” “官家细说!” 赵福金笑道:“驻军不等于用兵,朕的意思是,想在大理租一块地,部署一些军队,这个叫……叫……军事基地。” 御街两侧是桃李芬芳,青柳低垂。 高开盛颔首:“请稍后,我马上便去。” 高开盛哈哈笑道:“莫急莫急,鸿胪寺接引官说了,大宋朝廷已经安排了人带你游览开封,你稍候片刻,等那人来了……” “所以要用大理做跳板啊。”赵福金笑着摆摆手:“这都是后事了,等真的到了那一天,咱们君臣再议,这次趁大理使团入开封,李相辛苦一些,最好能与大理达成全天候不设限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小翠想来,大理很多百姓有的时候自己都吃不饱,哪有余粮喂猫狗,宋人每家每户都能养的起猫狗,那可不是富的流油嘛! 沿着御街逛了半天,小翠的肚子咕咕叫起:“公主,咱能不能……吃点东西?” 段语嫣不屑地哼了一声:“哼,跟着向导有什么好玩的,只会带你去准备好的地方,多无趣。我听父王说,开封之美,不在别处,而在坊市烟火,有宽敞的御街,有琳琅满目的各种铺子,还有说书杂耍的勾栏瓦舍……” …… 与人谈判,手里要是没筹码,还怎么谈? “筹码没有。”赵福金笑道:“你只需要告诉高开盛,当年太祖之所以用手中玉斧在大渡河以西一划,说‘此外非吾有也’,不是太祖不敢渡河,而是北面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大宋不愿南北两路为战。” “吃东西?”段语嫣蹙眉一想:“走,带你去吃个好的!” 就算是大理皇宫正殿,百官上朝走的大道,相比起眼前的御街,也是远远不如的。 但是高家又与曹阿满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不同,高家与段氏之间,自有和平相处之道。 …… 李纲甚至都有些怀疑,之前道君皇帝觉得自己的女儿被人夺舍,或许有些道理。 赵福金转身走向了一旁的堪舆图,点了点大宋北方:“可如今天下大势已变,辽国亡于金,而金败于宋,西夏已是我大宋囊中之物,想什么时候拿什么时候拿。” 天竺李纲是熟悉的,佛国。 侍女小翠的惊诧程度,比段语嫣更甚,她从来都没敢想过,这天下竟然有如此宽敞的街道。 “军事基地”这个新词,李纲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只是为何要如此行事? 段语嫣撇撇嘴:“还有酥蜜食、香糖果子、蜜煎雕花,到了如今这天气,还有冰沙绿豆,想不想吃?” 而这次来开封的大理公主段语嫣,正是高皇后嫡出。 《段氏传灯录》有载: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段语嫣开心道:“宋人果然热情,那就有劳船家了。” 说罢,在小翠的搀扶下走上了船。 那糙汉见两人上船,扭头对着其余几个糙汉嘿嘿一笑,悄声说道:“外地人,大生意。” 说罢,也跳上了船,撑起船篙:“两位小娘子坐稳了,去樊楼,走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