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谢令婉的信 (第1/3页)
第237章谢令婉的信 信笺到手,还未来得及一窥其中行文,清雅幽香便已扑鼻而来。 方未寒展开信纸,那熟悉的隽秀笔墨便映入眼帘,如飘飞的蝴蝶一般灵动优雅。 少女的书法堪称一绝,因此模仿她的书信可谓是难如登天的一件事。 自带防伪功能,能省一个印章钱。 他向下看去。 “此致夫君。” 谢令婉总是爱称呼自己为夫君,尽管她现在名义上已经和自己解除了婚约,但少女依旧执着于这个称呼。 很像是她的一贯风格。 “暌违日久,未悉近况。长疏通问,拳念殊殷。” 简短的十六个字,方未寒读起来却宛如千钧沉重。这在外人听起来像是客套话一般的言辞,可能唯有方未寒能体会其中真意。 四句陈情,字字由心。自己和婉婉从未分别过如此长的时间,自己身旁尚有陪伴,那婉婉呢?她早已习惯了孤独吗? 方未寒有些难受。 不看这封信还好,一看这封信他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对于谢令婉的情感早已无法割舍。 “妾身初至会稽,未及览三吴形胜,便匆匆趋赴会稽市集置办家居二三。盖因东山虽有盛景,然山居浅陋,久无人烟,所存者不过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这什么情况? 婉婉难不成是没钱买更好的地方了吗?怎么住这种荒郊野地。 方未寒看得很是担心。 他不由得匆忙继续往下看。 “夫君可有忧心?以上皆妾身妄言,为博夫君些微一怜耳。还望夫君莫怪。” 方未寒:“……” 这个婉婉。 方未寒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清雅绝伦的少女,她回眸弯腰,正在对着自己俏皮地笑着。 他哭笑不得地接着往下看。 谢令婉在这一段中大致说了下东山庄园的样子。 “庄园虽旧,内外犹堪一用。高屋岣嵝,苍松傲睨。长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一溪风月。水木明凫,藻荇交横。鱼游浅底,类若乘空。溪上石桥一座,桥梁低磴,可坐十人。” “却不知可够妾身姊妹共坐?” 方未寒的嘴角抽了下。 还是熟悉的幽怨味道,自己哪里能找到十个,这婉婉的醋意也太大了点。 “会稽人擅雕石,余于市集中偶见一石狮,极类君府前彼物,常记其侧你我二人追逐嬉戏,不知日月短长,晃晃几秋,竟已七年。” “忽梦旧忆,妾身感物伤情。欲买此石狮置于山居门前。未料一人亦相此物,与我争抢。妾身遂掷十倍之金购之。其人骇恐,逃之夭夭。” “夫君,妾身做得可对?” 方未寒看着她写下的这两行字,觉得很有意思。 当那人看见谢令婉出十倍价格的时候,估计已经被吓傻了吧。再迟钝也能看出来这少女的不凡身份。 这就是豪横给婉婉的底气,真好。 他想笑,却笑不出声。 方未寒揉揉酸涩的眼睛,接着往下看。 “人之在世,琐碎何多?若妾身悉数写就,恐遗漏甚众,只得屡屡临发开封。恕余惫懒,不欲多言。” “余已于东山自立,使谢氏之名首通江左。世如江,人如鲫,然妾身家资尚足,可乘舟涉江。携夫君同行亦无不可之理。” 方未寒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满满的霸气与傲气,仿佛整个江东已然尽在少女掌握之中。 不愧是婉婉。 他会心一笑。 这是一封谢令婉叙述自己近状的信件,近状说完了,信件便也到了尾声。 “人言‘君若承蒙,妾自随君’,今夫君尚在长明,妾身独行千里,实乃余之罪。承夫君厚爱,妾身感愧之极。惶恐就墨,自书难写。此信数成,终只一至。” “东山孱小,难窥穷目青天。江左卑湿,不见太极煌炎。长明会稽千里之遥,江河数日,飞鸟难抵。不知夫君安否?乐否?心中可仍有妾身半分?” “投笔伤情,临书罔罔。情长纸短,不尽依依。” “乞速回。” “谢令婉,于会稽东山。” 信看完了。 方未寒捧着信纸,一动不动。 “唉,你这前未婚妻是懂煽情的。” 云纾幽幽说道。 她不知何时冒了出来,在他身旁站定,此刻正踮着脚尖偷瞄方未寒手中的信。 “本座换位思考一下,我若是处在你的境地,想必会被这封信打动。然后说一些此生非她不娶之类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