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你是几品? (第2/3页)
“有关这次的授职仪式,提前打听了吗?” “打听了。没打听出来。” 方未寒有些无奈。 “方遵特意关照这件事情,提前把我的授职权力给要走了。” “方遵?” 萧槿细眉微微皱起。 “他这是什么意思……” 作为兰陵萧氏的大小姐,萧槿要比王之由对于当下朝堂的政治局面理解更深。 王之由认为方遵任命方未寒的官职便已经是万事大吉,但在萧槿看来并不是这样。 广陵王……毕竟不是秦晋二王这种一字王,不是方遵的亲生骨血。更何况现在方未寒的声势正当如日中天。许多人不知道天子姓甚名谁,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广陵王方未寒当街杀了上原王氏的二公子却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 萧槿理所当然地就会去怀疑:这件事情是不是方遵的一次敲打,一次警告。 “我也不知道,等到这次授勋仪式的结果出来之后再看看吧。” 由于胳膊被抱着抽不出手,方未寒只得用胳膊肘蹭了蹭萧槿,示意她少安毋躁。 少女的脸颊浮现一层淡粉,羞恼地横了方未寒一眼。 “方遵……他最好给你安排到一个好地方。” 陶允姜有些咬牙切齿。 她本就对于皇帝生不出什么敬畏的心思,现在更加讨厌了。 “如果……如果你对于他给你安排的地方不满意的话,我可以让爷爷把你调到长垣去。” 少女的神色有些犹豫。 边关都是苦寒之地,她有些担心方未寒不愿意去。 “长垣吗……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在长明,可能无法及时掌握第一手的政治动向。” 方未寒倒是根本没有想这方面的事情,他在思考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利弊。 如果抛开地理位置不谈,那么长垣绝对是一个好去处。 直面异族的边关不缺磨炼机会,远离长明能够具有良好的政治生态,顶头上司是自己人使得他可以完全放开手脚随心所欲。 但问题就在于……实在是太偏僻了。 一旦长明出了什么变故,自己收到消息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个月。等自己反应过来,长明城内的事情早就已经结束了。 自己选择离开长明,就等同于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政治资产,选择去另外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从头再来,届时刚刚组建好的以自己为中心的利益集团能否维持住都是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方未寒依旧记得不久之后的那次太康之乱的原因。 长垣崩毁,边关入寇。这种情况下,长垣九镇的处境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选择去长垣,就等同于选择闷头发展,放弃一切之前已经取得的成果,赌自己能够在大乱来临之前聚拢到足够多的兵马。 这个方案的风险实在有点高,只能作为走投无路时候的备选。 “咚!” 就在方未寒思虑的时候,前方那六方形的棱形高台上传来阵阵钟声。 钟鸣三响,示意全体安静,肃穆凝神,即将有大事宣布。 金光自巨钟的表面轰然激荡,威严圣洁的金色气浪席卷高台。 白发苍苍的老者一步一步走上高台,神情庄重。 擎火书院院长,石当流。 他于巨钟之前站定,手掌横挥,金黄色卷轴于身前一字铺开,彰显着赫赫神光。 石当流开始朗读卷轴上的内容。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重以明德,升平人道;拓土攘夷,威倾中外。然神周初立,百废待兴。外无效死之士,内无经世之才。求贤之心若刻舟之急。遂立擎火一院搜杨俊义。自此以来不过百余年,政通人和,多士盈朝。累叶重辉,炎光再阐……” 众人昂首肃立,不做多言。 “四海定鼎,万邦通定。彪虎啸而谷风生,应龙骧而景云起。求贤之意,未敢遗忘。当虚心纳谏,广开言路。勿使君子结舌,贤人缄口……” “咸明十九,天贶精阳。授勋擎火,兹于此始!” 石当流宣读完毕,双掌齐出,灵力气浪猛烈地拍打在身后巨钟上。 “咚!咚!咚……” 巨钟长鸣九响,以示大事开始。 待钟声响毕,一群人纷纷走上高台,尽数身着朱紫。 他们都是朝廷的大官,一个部门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