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要不喝点? (第2/3页)
br> “谢令婉你什么时候突破的五行五转?!” 萧槿本来想借着自己神速突破登神的事情嘲讽谢令婉来着,但没想到她竟然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突破了。 我是走了浊气的路子,可这个女人凭什么啊? “就在你偷吃的时候。” 谢令婉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萧槿:“?” 你不是不理我装死吗?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了? “荆州是大周境内面积第四大的州,仅次于益州凉州和幽州。但益州南部遍布瘴气密林,凉州北部半数风沙戈壁,而幽州东部则是千里杳无人烟的辽泽。它们的地盘或多或少地都有水分,而荆州……则是实打实的大。” “荆州仅一州之地,就有二十郡,一百八十万户。木铁资源一应俱全,战时紧急征召,足以武装出一支二十万人的部队。南阳宛城,富庶四海闻名。南郡江陵,水上万顷金窟。江夏扼守江南,武陵蒸腾云梦。人杰地灵的荆州丰饶而广博,庞大的力量会引得各方势力的觊觎与拉拢。” 谢令婉将目光投向了陶允姜:“方遵派陶公就任荆州刺史,明面上是为了解决荆州匪患和魔教问题,实际上打的便是整合荆州的想法。” “哼……皇帝……” 陶允姜撇撇嘴,由于方未寒在场的原因,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她还是没有消除对于方遵的偏见。自始至终,陶允姜都是最讨厌方遵的那一批人。 “所以你还没说呢,陶公为何不在江陵开府?” 萧槿皱眉问道。 “你知道荆州本土的势力都有什么吗?” 谢令婉反问。 萧槿没有迟疑,立刻回答:“当地豪族,以襄阳蔡氏,江陵张氏,江夏黄氏等荆州土族组成的利益集团,他们抱团取暖,同仇敌忾,这么多年来分外团结,一直保持一致向外的态度,一手造成了荆州现在的封闭局面。” “对啦,正是这样。陶公不去江陵开府的原因也在这里。”谢令婉轻轻点了点地图上的“江陵”二字。 “江陵是整个荆州的中心,那里的荆州豪族势力实在太强。陶公在当地毫无根基,过去之后定然会处处掣肘,根本推行不开任何政策。” 见陶允姜眉头紧皱,谢令婉不由得轻笑发问: “允姜是不是想问,陶公手里有军队,为什么会受制于人吗?” “嗯。”陶允姜抱着祈苍剑,很是疑惑,“那些人难道不怕长垣铁卫吗?” “怕。” “六万铁卫,好比一只斑斓猛虎驻扎在他们的卧榻之侧,正常人都会怕。” 谢令婉的温婉声音如同中掺杂着一丝冷意。 “但……如果你知道,这只老虎永远不会攻击你呢?” 陶允姜还是没有反应过来:“可……为什么?” “姜姜,现在是和平时期,陶公奉皇帝之命来到荆州剿匪。” 萧槿叹了口气,出声代为解释。 “长垣铁卫的刀锋永远不能指向平民百姓,否则他们的立根之基就会彻底坍塌。若是陶公采取暴烈手段,贻人口实不说,还会败坏铁卫的名声。” “这种竭泽而渔,鱼死网破的行为,陶公肯定不会做的。” 陶允姜又思索了片刻之后,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所以还是要怪皇帝吧?若是他不让我爷爷来,现在哪里还用这般处处受气!” 少女想到了来时路上看到那些人对长垣铁卫的轻蔑态度,顿时握紧了拳头。 “让爷爷来又有什么用,让爷爷来他就能得到荆州的支持了吗?” “允姜,方遵身边已经无人可用了。” 谢令婉淡淡出言提醒。 “没有军队,荆州的豪族看都不会看你一眼。而方遵身边的北衙禁军又万万不能擅动,在夫君的东宫卫率军成型之前,他只能借助长垣铁卫的力量。” “这倒也是……” 尽管谢令婉和萧槿都在安慰她,但陶允姜依旧有些闷闷不乐。 也不知道允姜究竟为什么这么讨厌皇帝……要不要,找个机会问问她呢? 方未寒总感觉这件事情背后有不一般的故事。 他决定先不问陶允姜,而是去找个机会问问陶琰。 “不过……这是原本的计划,现在我们来了荆州,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 谢令婉的嘴角轻轻弯起,清丽面容如夏日盛放的青莲。 “刚才忘说了,除了军队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逼迫荆州豪族合作,但这些方法都没有掌握在皇帝手中。” “比如官员的任免推举,比如荆州的商贸往来,比如荆州内部的豪族团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