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面 (第1/2页)
第147章直面 狄仁杰按照以往破案的惯例,让曾泰在钦差官船上坐镇自己则在中途下船到民间暗访。 期间不能没有遇到欺压良善之人,但总的来江南之地呈现出一片繁荣祥和的景象。 与黑衣社横行多年的甘凉道相比江南道百姓的生活普遍高出一两个档次,这让他老怀大慰,觉得颖王献瑞之功不下于对突勒战争的胜利。 其实江南道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与武则几次更换扬州刺史也有很大的关系,崔亮走了之后数年内又更换成李翰。 李翰为人正直做官稍显死板,但对却心怀百姓是个能办实事的人。他上任之后没有瞎折腾,而是延续了之前杜昱和崔亮对扬州等地的规划。 不得不有的时候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没有官府胡乱插手扬州呈现出一定市场经济的雏形。 在港口的渔业、盐业等产业的带领下,扬州的经济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经济,伐木、造船、冶炼等等初级工业蓬勃发展,产生许多脱离的农业的产业工人。 有了工业的发展经济上更显繁荣形成互补,原本大唐的百姓儿子生多了都养不起也没有更多的土地留给后代。现在有了许多可以行业可以谋生,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不但是扬州,就连周边的州府村镇也得到极大的好处,因匆仁杰在民间行走看到的都是忙碌的人群繁华的景象。 暗访多日,除了一些地方官员有些贪腐之外,胖灵倒没有发现什么大案,铁手团更是连影子都没有看到。 只是在无意中听到一个消息,就是扬州那边的港口经常招募乡民是到海外开拓。 仔细探访之后,狄仁杰发现那些家里有随着船队到海外的人家家境大多比较殷实。 问了之后才知道那些人原本家庭都不怎么样,走投无路才让家中的男人去海外冒险。 除了极少数人丧命之外,绝大多人都在海外发了横财,或是带着银子回家或是带着些许金子,空手回家的几乎没樱 那些人改变家庭经济情况之后起到示范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的村子甚至家家都有人随着船队去海外冒险。 狄仁杰十分好奇详细询问,最后才在一位出海时发生意外残了一条腿的伙子口中得到许多实情。 他没想到组织出海的还真是在江湖上消失多年的铁手团,听那伙子铁手团的人带着他们出海,不是到倭国的海岛就是到更远的热带。 在那些岛屿上,他们还曾与当地土着开战,击杀了不少海外野人。抢夺了很多的地盘。 更有铁手团的人指挥搭建临时驻地开垦农田、建设村寨,然后就是寻找矿山开矿冶炼金、银等等。 狄仁杰听得津津有味,心中也在暗暗思虑,他现在有些明白女皇担忧的事情了。 若元齐真的与铁手团有关就太可怕了,颖王的名声在江南太好,不一呼百应也差不多,如果再有组织严密的铁手团暗中聚敛财富冶炼钢铁,日后他真有反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让他担心的不止于此,实际上狄仁杰觉得元齐对女皇还是非常忠诚的,手里有什么好东西往往会献上去,这让朝中众臣都把他归于武党一类。 那些忠于李唐的大臣尽管享受着元齐带来的红利,但心里怕是都想弄死这位女皇眼中的红人。 以眼下的情况来看,女皇在世的时候颖王应该不会有所异动,就怕她驭龙宾之后太子登基,朝中那些李党清算武党……。 狄仁杰忽然觉得这次江南之行比以往遇到大案还要棘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钦差官船行得再慢也到了扬州。 李翰率领扬州百官迎接钦差,却接了一个寂寞,船上的曾泰以钦差大人身体抱恙为由拒绝了他们的探视。 李翰等人只得回到扬州的太守府商议此事,无论是清官贪官,对上级来考察的事情就不可能不重视。 钦差不露面他们多少有点慌,事实就是官场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