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临江王臣荣,谨拜家上 (第1/3页)
jianian栅出物。 当刘胜从口中,道出如是四字,在场的刘荣、刘余、刘彭祖兄弟三人,都讳莫如深的低下头去。 jianian栅出物,也被称之为jianian兰出物。 用后世人的话说,其实就是犯禁走私。 而在如今汉室,能被称之为‘jianian兰出物’,也就是违反朝堂禁令、将管制物资运出国境售卖的东西,却并不算很多······ “按我汉家的律法,所谓jianian兰,便是将朝堂明令禁止私运出边关,并将其售卖与外族。” “说的更直接一些,其实就是铜、茶、盐、粮,以及所有可用于作战的兵器,不允许被运出北墙,售卖给匈奴人。” “这些事,大哥、四哥,应该不会不明白。” 见哥哥们各自低下头去,刘胜只微微一笑,但气质中,那讨论正事时才会出现的郑重,却并没有因为这一抹和善的笑容,而出现哪怕丝毫减弱。 待大哥刘荣、四哥刘余各自点下头,刘胜又稍敛去面上笑容,再微微一颔首。 “过去这些年,长安朝堂的很多政令,都并没有被关东宗亲诸侯严格遵守。” “——比如刘鼻、刘戊这样的乱臣贼子,毫无顾忌的扩编军队,最终酿成滔天祸乱;” “也有曾经的齐系诸王,彻底忘记了宗亲诸侯所应当肩负的职责,只凭齐地坐收工商之利,却借口‘入不敷出’,而数十年不曾向长安朝堂献税。” “当然,在宗亲诸侯视若无睹、肆意违背的禁令之中,也包括太祖高皇帝年间,由萧相国颁下的《禁jianian兰令》······” 神情庄严的道出此语,刘胜便深吸一口气,将双手轻轻抬起,扶于面前的桉几之上。 双手扶着木桉,绷着脸,稍颔着首,目光却毫不躲闪、毫不心虚的望向对侧,正神情变化的大哥刘荣、四哥刘余二人。 在刘胜以‘jianian兰’二字,为朝堂禁止宗亲诸侯私自售卖铜矿的规定给出依据之后,只有兄弟四人在场的殿室,也莫名有些沉寂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从不安中镇定下来的刘荣、刘余二人,才试探着抬起头,将求助的目光,撒向刘胜身旁的刘彭祖。 刘胜,当然也看了兄长一眼; 只是在一抹rou眼可见的惊惧之后,刘胜清楚地看见:兄长刘彭祖的面容,便在短短三息之内,迅速趋于坚定,和决绝······ “临江王、鲁王应该都知道:对我汉家而言,铜,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管是铸成钱、农具,还是祭器、兵器,都是绝不可跨过边关的要物。” “——过去,宗亲诸侯借太宗皇帝《许民弛山泽》令,而肆意开采封国内的铜矿,又因为太宗皇帝许天下民私铸钱,而得以将铜矿直接熔铸成钱。” “这样一来,宗亲诸侯开矿所得之铜,大都被铸成了钱币,并不会有流出边关的风险。” “而现如今,朝堂已经明确决定:禁民私铸钱;” “往后,宗亲诸侯开矿所得之铜,也将无法被熔铸成钱币。” “在这样的前提下,宗亲诸侯开矿所得之铜,便只剩下两种处理方式。” 神情肃穆的说着,刘彭祖便缓缓抬起手,将拳心朝向对席的刘荣、刘余二人,再将食指缓缓竖起。 “其一:违背朝堂‘禁民私铸钱’的禁令,继续将开采所得的铜矿,暗中熔铸成钱。” “其二:违背朝堂‘禁jianian兰出物’的禁令,将开采所得,却无法熔铸成钱币的铜,售卖给边关外的匈奴人。” 嘴上说着,又竖起第二根手指,深深凝望向刘荣、刘余二位兄长目光深处; 待两位兄长的面庞之上,再次涌现出些许不安,刘彭祖才将手收回,又侧过身,意有所指的看向身旁的刘胜。 “宗亲诸侯和长安朝堂之间的嫌隙,往往都是宗亲诸侯不顾朝堂禁令,做出一些违背律法的事,让朝堂左右为难。” “而宗亲诸侯,在封国一语便可决人生死,违背朝堂法令,往往都不会是小事。” “——就像过去的刘鼻、刘戊;” “以及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会存在的jianian兰出物、私蓄甲士等。” ··· “而铜,于我汉家宗庙、社稷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禁止宗亲诸侯私铸钱,又不给宗亲诸侯开矿所得铜,找到一个合适、稳妥的去处,那就是在逼迫那些本不打算违背律法的宗亲诸侯,迫不得已的做出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